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63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43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梦的挽歌     
当代。美国纽约布赖顿滩寡居的萨拉·戈德法布过着孤独的生活,喜欢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巧克力,一边看着她喜爱的电视比赛节目。她吸海洛因上了瘾的儿子哈里则带着女朋友玛里恩和他的吸毒伙伴蒂龙·洛夫在邻近地区闲荡,沉浸在麻醉品引起的恍惚状态中。一天,萨拉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她也许会有机会参加一个电视台比赛节目。她在街坊中的社会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了。为了减肥以便参加电视节目,萨拉吃一种节食的药丸竟然上了瘾,她经常产生一种幻觉。此时,哈里和蒂龙却当上了毒品贩子,但他们的吸毒量早已大大超过他们贩卖的毒品量。当他们的…  相似文献   
993.
读完国防212业出版社精心推出的,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钱学森书信》十卷本之后,面对老科学家直抒胸臆、遒劲俊逸、行云流水、亲笔书写的3000多封信,我们被其中流露出的对少数民族的高度关切和厚重挚爱深深地震撼了。  相似文献   
994.
论探春     
探春是《红楼梦》中贾府三小姐,她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及礼教熏陶。但作为一位庶出小姐,虽“才志精明志自高”,也是“生于末世运偏消”,最终只落得骨肉分离,远嫁千里,从实质上讲,其个人命运是当时封建社会将要灭亡时,封建统治的忠实拥护者的共同命运,其结局也有其必然性。而作者在此人身上倾注了过多的赞美与同情,集中体现了作者创作思想上的矛盾,从而使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5.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一直有种隐士情怀,或居庙堂,或在山野,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社会需要时慨然而出,被弃在野时悠然南山。 现在的知识分子,还有没有隐士情怀?现代性的城市精神框架里,知识分子还愿不愿意超然物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6.
巴金,中国当代文学泰斗;祁鸣,一个极普通的影视记者.若以世俗的眼光看,两人的社会地位有霄壤之别.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笼罩在巴金头上的乌云尚未彻底驱散,祁鸣就开始零距离地跟随巴金,22年来(从1977年到1998年巴金住院前的最后一次照相),用镜头记录下无数珍贵画面.而巴老也始终将祁鸣当作知心的晚辈,与他敞开心扉聊天,并在政治和生活上关心他.他们两人的情份,体现了一位文学大师的崇高人格和温热的人文情怀.并证明了一个真理:高尚的人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他表里如一的谦逊.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抛开了庄子在“有无”问题上的哲学思辨而直入其现实关怀层面 ,从意识形态批判、处世哲学、悲悯情怀几个方面 ,着重挖掘了其“有无”观的现实内涵 ,借以展示庄子逍遥游世的人生态度背后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98.
苏轼思乡情结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飘流异乡,因而写了不少思乡的诗词。透过他的大量的思乡诗词,可以看到他苦中作乐、以老庄哲理来对待处理人生的荣辱成败、进退得失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999.
《英雄挽歌》是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利蒂斯的椎心之作。作为一首具有经典意味的抒情长诗,其艺术成就首先当表现在语言上,诸如,语言的音乐性、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语言的容量,等等,就构成了《英雄挽歌》的语言特色,充分体现了埃利蒂斯的语言天才。  相似文献   
1000.
以诗言死,托情寄意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但是由于诗人个性差异和与死者情感关系的不同,对死亡的歌咏角度和态度也大不相同,闻一多的<也许>和何其芳的<花环>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