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2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1概述 1.1变电站接地系统现状 目前,变电站接地系统传统的接地方式基本有三种:①普通直埋式,将角钢,扁钢直接连成地网埋入地下,此种方法施工量大,寿命在5~7年左右,而且接地电阻逐年升高;②盐碳法,将直埋扁钢、角钢周围加上木碳和食盐浇充足的水份,这种方法虽说能够把接地电阻降低,但是增加施工量,扁钢、角钢腐蚀严重,寿命也在6~8年左右;③在扁钢、角钢周围加大量降阻剂,降阻剂能够在当时很快降低接地电阻,但降低剂在二三年后即失效,反而使接地电阻有一快速升高的过程,这是安全生产的一个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82.
防雷和接地是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重中之重,雷击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流,出现机械力与热效应,会形成对建筑物以及电气设施的损坏。可对于施工而言,时常会产生施工或者相关专业人员忽视防雷接地问题的现象,觉得防雷接地的技术性不强,工艺过于简单,范围较小,并且,由于对其关注较少,经常会在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分析了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常见问题,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如何改进变电站接地系统进行了探讨,从接地系统的防腐蚀、接地网的均压处理、接地电阻问题和接地系统设计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改进变电站接地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
智能建筑物内应按弱电系统的分布要求建主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有规律的弱电系统。本文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5.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频繁发生且选线较困难的现状,介绍了基于线路零序有功功率判断的谐振接地系统选线方法,该方法根据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比非故障线路大且方向相反这一特点,利用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计算并比较各线路零序有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选出故障馈线。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以及实际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故障馈线的判断非常准确,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
智能建筑中机房工程的电气设计既要满足设备自身的要求,又要满足应用目的的要求。针对机房工程的配电系统、接地系统做了可靠性设计,对实际的机房工程施工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通常是采用电压等级不超过60千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如果一个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由于这条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而且故障段接地电流很小,这个系统可以仍然运行1到2个小时来提高供电可靠性。然而,为了防止故障范围扩张,仍然需要选则和定位故障线路。为了解决小电流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它提出了一个方法是输入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该方法可以快速解决故障线路的选择和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设施工控制技术不断得到完善,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和可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中性点接地作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整体效益和质量要求。本文从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着重探讨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保证了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0.
由于对目前来说,变电站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值≤0.5Ω一般都比较难以达到国家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因此,优化变电站接地系统对于生活以及工程中的用电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变电站接地电阻值以及接地安全方式的研究以及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优化了接地网形式,并且科学地阐述了国内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些降低电阻值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接地网自身的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