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篇
教育   804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野草》是鲁迅于黑暗年代的彷徨时期创造的文学产物,标志着鲁迅诗化生命哲学的成熟和文学现代性的初步探索。《这样的战士》展示了一个面对无物之阵永不妥协的战士形象,他用前行的步伐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孤独战士的超人意志、无物之阵中的悲观心态、历史中间物的绝望反抗,既是鲁迅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其一生战斗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战士是鲁迅的自我画像,他高举投枪刺向无物之物的姿态,正是鲁迅这位孤独者悲情韧战精神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2.
风神操着巨大的口袋,向外倾倒这些没有翅膀的乱飞乱撞的鸟是风把整个夜晚连接起来。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朵花到另  相似文献   
13.
停电之后     
他微微睁开眼,透过厚厚的纱布,隐约看见一个人影向他走来,伏下身,问‘同志,是要喝水吗……’我津津有味地看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然而,就在那一刹那,毫无征兆,世界顿时被黑暗所覆盖,沉浸在书中的我,一时间还以为和保尔一样:中弹了。过了几秒钟,这才反应过来:停电了。  相似文献   
14.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美极!妙极!不是美在将一轮圆月比作玉盘,而是美在"少时。"少时的我们有水一般的灵动,少时的我们有云一般的自由,少时的我们有土一般的纯厚,少时的我们有山一般的清秀。一切皆因少时而美。  相似文献   
15.
他从小就爱笑、爱唱歌、爱弹琴,可在一次踢足球的时候,足球不幸击中了他的双眼,使他从此双目失明……他陷入深深的黑暗中,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笑容,听不到他优美的歌声和激越的琴声。  相似文献   
16.
    
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内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一种执拗的安定。一粒树种破土而出,便见着了光,见着了温度,也见着了生命。树以光明为生,不在黑暗里行走。  相似文献   
17.
好像是谁说过我喜欢被喜欢的感觉。那天停电,闪烁的电脑屏幕哗地黑了。漫无边际的黑暗汹涌袭来。若不是他在,我想我没办法冷静下来。黑暗中我只听到他低沉的声音,停电了啊别怕。然后我就真的没有了害怕的感觉。从来都是这样,只要他不  相似文献   
18.
一一代歌王杰克逊死了。生前,他的歌舞,让人如痴如狂。他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歌王。生前,杰克逊给世人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艺术享受。但是,他自己的内心,却一直被痛苦和不幸纠缠着。那桩指控他的娈童案,使他说不清,道不明。他生活在阳光的背后,在黑暗中哭泣、在黑暗中挣扎、在黑  相似文献   
19.
马登 《高中生》2011,(33):38
Leading:我是一面镜子的一块碎片,我不知道整面镜子的样式和形状。不过,我倾尽所有,能够把光线反射进这个世界漆黑的地方,反射进人们心灵的阴暗处,给他们带来某些改变。也许其他人看到后,也会效仿。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在叙述结构上采用了套层式叙述,外层是海员讲述的马洛的故事,内层是马洛讲述的库尔兹的故事,而外层马洛的故事和内层库尔兹的故事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马洛讲述的库尔兹的故事成为马洛故事的自我反射。在审美形式上,叙述的内外界线被模糊,构成了"恐惑"式叙述;在伦理意义上,作为欧洲文明使者的马洛从库尔兹身上窥到了以文明自居的欧洲人内心深处暗藏的野蛮本性。欧洲文明的神话被颠覆,欧洲与非洲、文明与野蛮之间的界线被模糊,从而构成了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恐惑"。《黑暗的心》从审美到伦理,都是一部"恐惑"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