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攀比     
  相似文献   
82.
小议学生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3.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5":请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要大胆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说不定有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呢。拓展思路问问自己,童年的生活应该什么样?虽然不会清晰地描述,但一定不是连双休日都没有,除了校园生活,就是在各类兴趣班、辅导机构度  相似文献   
84.
正校服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其中却牵涉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学校育人的大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造访北师大二附中,引发了人们对二附中校服的热议。有人认为学生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丑",有损学校的形象;也有人认为学校的校服很好看,是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的自然选择。学生穿校服,有不少优点。首先,校服具有平等的意义,可以减少同学之间在衣着上的攀比心理;其次,校服是学校成员的标识,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进出校园的时候,能够被快速辨认;再次,校服是特别群体的象  相似文献   
85.
过去一直认为,攀比心理存在于家长及中小学生之间,3岁~6岁的幼儿还不懂事,是不会有攀比心理的。工作一年后,我发现幼儿之间也同样存在攀比心理,如何进行疏导,已成为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6.
周丽敏 《教师》2013,(28):14-14
幼儿攀比是一种不可忽视、需要引导的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幼儿园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减少幼儿的攀比现象,要探讨幼儿常见的攀比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攀比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园合作,共同矫正这种不良行为的措施,以引导幼儿心理。  相似文献   
8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而给了小学生攀比心理形成了物质条件,本文主要对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进行了探讨,为小学教师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蒲增利 《林区教学》2012,(12):41-42
上学期间,学生是消费者,衣、食、受教育等方面的一切支出要依赖家长。所以学生脱离自身实际盲目追求高消费是不应该的。节俭是美德,要引导教育学生花钱有度,健康消费。这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努力;需要学生想的、做的是珍惜学习机会和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时刻提醒与约束自己健康消费,养成一个理性的、明智的消费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89.
刘志 《成才之路》2011,(31):18-18
每个青少年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推动青少年进步的动力,是好事。但自尊心一旦过了头,就变了味,就会产生一种畸形的自尊心即虚荣和攀比心理。虚荣和攀比心理也会带来自卑感。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当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后,如果个体在体力上、能力上、家庭经济等方面不如别人,就会感受到较多压抑,容易形成一种自卑感。  相似文献   
90.
攀比效应下大家纷纷追逐获得"大师"称号所带来的好处或收益(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此等情形使"大师"称号需求量增加,而需求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强化社会成员获得"大师"称号的动力;另一方面,因"几乎没有人拥有与我一样的东西"的虚荣效应,需求下降,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同时在"大师"的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当攀比效应的作用强于虚荣效应时,总体表现为需求增大;反之,当虚荣效应的作用强于攀比效应时,则整体表现为需求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