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6篇
教育   1072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2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这是政党报纸时期所有办报人和阅报人的共识,毋须多言。然而到了商业报时期,评论却失去昔日光彩,在新闻体裁的园地里渐渐难觅踪影。有人认为,商业报作为一种经济独立的职业报刊,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而全的消息,或者“置观点于客观事实报道中”,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亚洲各国的政党政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政党的革新求变和新型政党的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政治舞台引人注目的现象。在大多数亚洲国家,政党均是本国的政治主导或领导力量,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亚洲区域合作,促进各国政党间相互借鉴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波 《新闻知识》2005,(1):24-25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4.
《档案与史学》2005,(2):24-25
清代阿拉善霍硕特旗札萨克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提供)阿拉善霍硕特旗档寨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系统的清代蒙古札萨克衙门档案。此印由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赐予该旗首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并身体力行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一崭新的探索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胡锦涛同志为此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在内战前林肯就有过许多关于奴隶制问题的言论,这一时期他的基本思想有以下两点:①从情感和道义上坚决反对奴隶制,认为奴隶制“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②在实际行动中反对立即废除奴隶制,主张限制奴隶制在新领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政治学探讨了利益集团的产生与内涵,利益集团与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利益集团与西方多元民主社会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利益集团的社会功能、活动策略和影响力以及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可以说,研究利益集团及其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理论,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认为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党制”,“两党制”的实践和探索,是不对的。民国初年并未实行过什么“多党制”,孙中山也未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并非“多党制”,两次“国共合作”同西方的“两党制”毫不相干。认为在中国没有生长出“一党制”是错误的。中国政党史上没有出现过“多党制”,却有过国民党的一党制。这些就是中国在政党制度问题上特殊的历史和国情。  相似文献   
20.
民初河南组党热潮的出现,集中反映出辛亥革命后河南政治生活的活跃和各阶层人民参加政治生活、改善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要求。民初河南组党热潮的出现,具有区域性特征,同时也是全国组党热潮运行轨迹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折射出民初河南乃至全国社会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