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98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国共产党人一向重视文化建设问题,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统一战线是党外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高校统一战线践行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核心内容的"同心"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知识分子注重个人修养、强调"传承文化""教化民众"传统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岗位和统一战线这一社会团体的职责。  相似文献   
92.
语文是聋校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承担着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任务。当前,聋校语文教学在教材使用、课程目标、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普教化倾向严重。只有细致进行原因分析,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才能构建具有聋校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切实改进聋校语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93.
正一直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这样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一些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有哪些呢?一、责任西方把人看作单个的个体,因此其价值观强调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  相似文献   
94.
赋诗言志     
正"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今天所说"抒情"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志"大都关联着政治、关联着教化,不是私人性的,而是用在社交场合。外交使节讲究"受命不受辞",即只接受使命,至于在谈判桌上如何交涉应对,要靠随机应变。为了不致在表达外交意见时出现言辞上的失礼忤怒对方,又能达到预期的外交目的,"赋《诗》言志"成为春秋时期相当盛行的一种外交惯例和风范,即运用《诗三百》中某些适当的诗句来表达心志。赋诗者借用《诗三百》中的现成诗章来婉转说明白己的志意,因而他既要对原诗内涵有透彻的理解,又要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95.
<正>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内容。古代的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训文化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许多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  相似文献   
96.
因果报应是《醒世姻缘传》独特的叙事结构框架,本文从因果报应在我国历史认知上独有的教化作用,强化儒家道义教化功能,以及勾连小说情节、拓展小说表现时空等方面,分析了因果报应叙事框架对的小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正千年历史的书院,随着清末光绪帝的一纸诏令而被宣告废止。随着西方文化鱼贯而入,国人幵始厌弃以儒学为主体的古老文化,将目光转向西方文化。虽然西方文化并没有因此而真正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源远流长的河床,但我们旳传统文化却因此而失去家园。余英时用"游魂"来比喻失去寄身之所的现代儒学。如果说儒学是"魂",那么书院是"体",只有儒学之"魂"与  相似文献   
98.
"雅"是中国诗学审美范畴,其审美内涵在先秦文化的土壤里诞生,与儒家诗学之教化观念存在密切联系。"诗教"是儒家诗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指诗的教化作用和社会功能。儒家学者从《诗经》的性质、内容、社会功用等总结出的一套文学主张,诸如教化意义、讽谏作用等,在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为"雅"文学之评判标准。"雅"之审美内涵具有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9.
子路是孔子早期弟子。他由一个质野之人进入孔子门下,通过修学砥砺达到很高的境界。他在孔门之中有极大贡献,地位可与颜回相比。他有自己的个性,是孔门中唯一敢于批评孔子的人。从他们的师生关系中,可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与亲情,足令后人取法。  相似文献   
100.
乐在教化人民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在这里对历史文献《礼记·乐记》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具体阐述了乐教思想:1.乐的本质;2.乐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