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139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815篇
教育   289171篇
科学研究   6416篇
各国文化   101篇
体育   4370篇
综合类   5134篇
文化理论   375篇
信息传播   3610篇
  2024年   634篇
  2023年   2328篇
  2022年   3003篇
  2021年   3162篇
  2020年   3138篇
  2019年   3112篇
  2018年   1500篇
  2017年   2642篇
  2016年   3757篇
  2015年   6669篇
  2014年   22592篇
  2013年   24492篇
  2012年   31247篇
  2011年   34043篇
  2010年   24985篇
  2009年   23175篇
  2008年   28687篇
  2007年   19639篇
  2006年   14346篇
  2005年   15077篇
  2004年   11391篇
  2003年   8803篇
  2002年   6768篇
  2001年   6039篇
  2000年   5029篇
  1999年   859篇
  1998年   588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1.
梁瑞娟 《教育导刊》2002,(8S):109-110
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存在及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都渴望别人对自己赏识,后进生更是如此。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特别是那类学习基础关且有较强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的后进生,真诚地爱他们,并在这基础上通过各种策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开发其这习潜能,使他们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2.
教师如果一时教育不得法,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还不知道。师生间缺乏沟通,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相似文献   
63.
曾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学生,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刺痛。从这位教师的身上,我们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实际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有甚者,一些由于教师过于“刻薄”的批评伤了学生的自尊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大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实际上,我们多数的教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  相似文献   
6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业务指导,需要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的理解和配合,更需要学校的广大领导干部、教师倾注极大的热情和付出艰辛的劳动。课改以来,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和变化,并且  相似文献   
65.
岁月如歌     
钟惠君 《师道》2004,(12):37-37
把16年的教学生涯写成日记的话,该有砖头厚的几大部了吧?看着写字台下一届届毕业生的合影,一张张笑容可掬的脸仿佛晃动起来,记忆的阀门被打开了。  相似文献   
66.
要提高学生特别是农村高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应立足于学生自我责任心的培养,根据学生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学校的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其自身的需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前,教育转轨之所以举步维艰,教师"下海"现象时有发生,在岗教师的"冷岗"心理及"滞岗"行为呈上升趋势,除了教师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不能同步外,主要是教师管理不当的原因所致.本文从教师群体的特点入手, 剖析了传统的制度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克服传统制度管理模式缺陷的对策实行人本管理,并就"如何在教师管理中贯彻人本管理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8.
69.
课改以后的教师就是用新观念武装自己,用新方法教育学生的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70.
德苑学人     
《中国德育》2004,(10):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