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陶行知语录     
陶行知 《生活教育》2015,(3):53+105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  相似文献   
42.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教好既是基础又是难点的英语时态语法,已成为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英语时态语法的教学重要性、教学难点和教学策略都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3.
44.
教学合一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相似文献   
45.
毛泽东对苏区成人教育的独特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确立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规定了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创办了苏维埃大学;在古田会议案中提出了十大教授法。  相似文献   
46.
1929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十项教授法,博大精深,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丰富了教学法理论,是我国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泽东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占有一定的地位。较为著名的是:通过红军教育实践,毛泽东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十大教授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信息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业达成度等方面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现代教育科学论的新观点出发,分析指出当前高校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三个不同等级水平的教授法;同时通过总结笔者近年来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结合具体实例阐明,唯有探究性实验教授法才是最佳实验教学法;我们应该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9.
张拴凤 《陕西教育》2009,(1):122-122
面对一群刚走出家门的小朋友,如何对他们进行写字教学?是采用传统的教授法机械地练习,还是要灵活机动地培育?他们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吗?在这个处处“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我们的写字教学也应人性化。关注情感,让写字成为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乐趣。那么激活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兴趣便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0.
《基础日语》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学生学习难度大,对于授课方式要求高,课前需进行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如果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实践导向教学法",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实践之中,也能顺利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因此,担任《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重组,创立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情境,运用实践导向教学法,提高日语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