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240篇
科学研究   9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1540篇
  2011年   1717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1137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需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部分知识.随着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针对最值问题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思路,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灵活运用数学,在生活中发挥高中数学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还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实现传道与授业的统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新课程要求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接收、储存和应用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多方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想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使各种问题能够用合理的技巧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在解题技巧的练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能够在练习中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可以在题目的分析中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先生的这句话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应成为其主线,只有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才能打开自己智慧的阀门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从"问"的三个阶段入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龙生艳 《课外阅读》2011,(8):175-175
兴趣,是开启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迈向知识殿堂的起步石。“兴趣”教学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今后系统而完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现结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谈谈“兴趣”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符合当今教育界对教学内容、形式改革的要求,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维,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解题方法来解析数学题,其中也包括奥数知识的应用,最基本的不是一些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如何用更为巧妙的方法去证明公式的成立,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力求突出创新教学思维对于小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性,这种多向思维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指导性,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带头作用,也是教师自我教学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福建理科卷第20题(以下简称理20):(Ⅰ)已知函数f(x)=x3-x,其图象记为曲线C.(i)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ii)证明:若对于任意非零实数x1,曲线C与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平常重视较少,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是一种一味追求数学知识纯客观性的结果式教学.伴随着新课程实施中对数学知识观的教学觉醒,教师开始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标课程倡导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