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9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儿怦怦跳     
数学老师走进教室时,全班猛地静了下来,同学们的眼睛都紧盯着老师的手——那儿有昨天刚考完的试卷!  相似文献   
22.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高中数学老师,要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要有深刻的理解与领悟。那么,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采取对策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3.
深蓝+纯白     
果果 《初中生学习》2011,(12):22-23
看着数学老师站在讲台前,唾液横飞地讲那道高难度几何题,伊琦打心眼里觉得他纯粹是在浪费口水。这道题都讲了好几遍了,伊琦不止一次和同桌诺儿打赌,说这道题一定考不到,数学老师还是这么一遍遍地讲啊讲的。  相似文献   
24.
教学中经常有数学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刚刚才讲过的题目,怎么一到作业、考试的时候学生就不会做啊?教师真的很无奈、学生也是一脸的茫然,的确,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年复一年地轮回.  相似文献   
25.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感到这一要求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作用的要求,这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性是一致的。数学不同与语文、历史、思品等语言类课程,也不同孩子年龄段适合的运动类课程,它没有故事做基础,没有喜爱有吸引,只有枯躁地、干巴巴的讲授,但要上好课、要把二者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还需要把握以下“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26.
眼神是教师最具魅力的礼仪让学生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在我读书时,就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有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数学就会成为我们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显现出优秀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魅力的科学老师,就会有很多学生入迷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27.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成千上万的数学问题.第一,要把每一个问题一一解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这些问题重复出现,或是由同一问题引申、变形而来的很多.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平时就要精选、精讲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和应变能力,更能让学生领悟到问题的精髓,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体现创新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一个"精"字呢?我认为改编问题情境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教育文汇》2011,(6):6-7
有位家长说孩子的小学数学老师上了一节“假课”:区里要评优质课,规定统一“借班上课”——为公平起见,所有参赛教师都不能在自己熟悉的教学班上课,以防学生配合做假。于是故事就来了。这位老师担心在陌生的班上不好课,便在校长的默许下仍然用了自己班的学生,且事先与学生约定:“无论如何记清楚了:在听课老师面前.我们要装得不认识,我不叫你们的名字,你们也要装作不认识我……”  相似文献   
29.
紫色鸢尾:说句实在话,感觉现在都离不开网络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科学老师缺乏研讨的氛围,我就常常很羡慕语文、数学老师,他们在学校里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而我们科学老师由于人员少。缺乏研讨的氛围,所以,网络研讨就成了科学老师研讨的一个重要阵地或者说一种重要方式。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在群里一发,在论坛里一贴,总有许多热心的老师参与进来,出主意,提建议,这其中的收益应该是起到了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单数和复数     
《红领巾》2007,(2):38-38
数学老师问杰克:“你现在理解了什么是单数和复数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