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7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208300篇
科学研究   5709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584篇
综合类   1791篇
文化理论   76篇
信息传播   2005篇
  2024年   818篇
  2023年   3100篇
  2022年   2618篇
  2021年   3409篇
  2020年   3871篇
  2019年   5276篇
  2018年   2300篇
  2017年   4836篇
  2016年   5205篇
  2015年   6717篇
  2014年   16173篇
  2013年   15758篇
  2012年   16297篇
  2011年   18754篇
  2010年   16775篇
  2009年   13810篇
  2008年   14188篇
  2007年   9635篇
  2006年   8689篇
  2005年   8998篇
  2004年   12795篇
  2003年   12598篇
  2002年   7193篇
  2001年   4544篇
  2000年   4938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要学好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3.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  相似文献   
104.
体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容易互相冲突,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为了有效地遏制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本试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5.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只有促进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精神;指导质疑方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6.
立体几何历来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一般认为,该课程高度的抽象性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人们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包括改变教材的编写方法(将纯演绎性的表述体系改为归纳(实验)与演绎相结合的体系)以引导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改变,当然更包括作为个体的教师在教法和学法方面的个别化探索.笔者对此也做了一些探索,认为该难点的突破,关键不仅仅在于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更在于用先进的思想来引领教学.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采用运动、变化、辩证的观点,将看似静态的立体几何教活,使学生在获得形式…  相似文献   
107.
刘定勇 《数学教学》2004,(6):43-43,7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添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的插法的种数为……( )  相似文献   
108.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计算机、计算器的教学和使用作为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六大理念”之一,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9.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0.
《数学教学》2006,(4):48-49,17
666.在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记I1、I2、I分别是△ADC、△BCD、△ABC的内心,I在AB上的射影为O1,∠CAB、∠ABC的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P、Q,PQ的连线与CD相交于O2,求证:四边形I1O1I2O2为正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