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6458篇
科学研究   243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205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66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据一项关于读者读报最关注新闻的调查显示,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本地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天气预报等项调查内容中,国内、国际新闻的阅读率最高,为65%。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无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内部,还是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之间,时事报道日显重要。同时也为  相似文献   
42.
刘宏宇 《新闻传播》2004,(12):64-65
我国新闻事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步入了信息化、市场化时代,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对新闻规律的全方位、多视角、动态化的思考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许多记者纷纷酝酿、思考新闻文本写作的改革。同时,社会生活的多彩性、受众构成的多层次性、受众需要的多重性以及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促使新闻写作在题材设置、文体规范、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43.
谢常青 《新闻界》2005,(5):142-143
现代新闻写作向来强调背景的运用,新闻主体事实的意义昭示通常不能离开新闻背景.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其使用新闻背景材料的份量要远远超出其它任何新闻文体.有学者总结,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常应包括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义.分析这些指标可以看出: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不仅要整合历史的、现在和未来的多种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还要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的背景,以使置于其中的新闻事件能深刻体现出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这样才能把新闻报道的“深度”予以确切体现.可以说,妥帖恰当地运用好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4.
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其特点有二:一是在体结构上,  相似文献   
45.
《新闻界》2018,(12):18-26
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现象起于改革开放后首批新闻业务类教程的出版,而逐渐消声于本世纪10年代之后,代之的则是"新闻评论说"的独大,由此带来了新闻述评学界研究与业界应用的"偏评论化",既缩减了新闻述评"报道化"写作模式的应用空间,也弱化了新闻记者作为述评写作主力军的地位,同时背离了新闻文体要为现实语境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为此,文章以新闻述评的文体百年为契机,以文体争鸣为切入,阐述其观点,回顾其过往,陈述其现状,并解读其后果,进而认为:在"泛文体"时代,新闻述评的发展应多一些可能性,故若其争鸣止步于"新闻报道说"或"新闻评论说",会阻碍新闻述评文体功能实现的最大化及其在新媒体空间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一一般地说,对文学史的建构,任何方法论意义上的学术策略和采用的具体方法,都来自文学史作者的学养、路数和兴趣。目前文学史研究中提出的综合研究、学术史研究、文化研究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界限,现在的问题和争议的焦点之一恰恰是,要么把二者对立起来,要么  相似文献   
47.
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充分体现了作者首创的"冰山原则".本文以文本的角度,从文体风格、象征手法和主题呈现三个方面分析这篇佳作.  相似文献   
4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设性新闻在媒体重塑社会信任、搭建民众和政府对话方面表现出较强优势.但在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中,建设性新闻的适用性和本土化问题需要探讨和厘清.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及其学理为话语架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报道策略,更好地发掘建设性新闻报道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9.
纵观郁达夫小说所创造的人物形象都遵循对于人道主义的追求,通过分析其小说作品的创作理念、形象塑造以及文体风格可以发现都呈现出沉郁苍凉的特色.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个人的经历,同时也夹杂着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郁达夫小说沉郁风格的探究分析,从创作理念,形象塑造以及文体特点三方面着手,希望能够加深对于郁达夫小说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50.
墓志铭是置于墓室内的传记石刻,一般由志和铭组成。墓志铭记有墓主姓名、籍贯、家世、生平、卒葬年月等信息,是一种具有悼念意义的实用文体。魏晋至唐,墓志铭体制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唐代形成繁盛之势。而宋金以来的墓志铭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且具有不同特点。通过对宋、金、元、明、清的墓志铭文体进行梳理,探究宋金以来墓志铭写作对前代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