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课堂应该承载什么?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对课堂功能的叩问。不可否认,课堂的主要功能是育人。以分类的视角来看,至少包括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个性的发展等。从分层的角度来分析,课堂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基础功能——传授知识,核心功能——发展智能,终极功能——培养健全心灵,促进生命的成长。以功能的视角来看待课堂,我们将要反思:课堂只是知识的传输带或者能力的训练场吗?随着课改的推进,答案显而易  相似文献   
12.
谭娟 《湖北教育》2010,(2):37-37
学校每年的年终总结会,是辞旧迎新的例会。依照惯例,校长唱主角.做长篇总结工作报告。几番成绩的肯定,几许未来的期望。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程式化的固有模式。学校是文化场所,能否革新这一僵化的形式,借机再度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在2008年终之际,我们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总结会。现在撷取几个画面与同行们共享。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作了界定:“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故事、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手工技艺、风俗习惯等,内涵丰富,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人类学认为,研究主要是从研究对象所处的文化环境出发,通过考察的方法亲自参与到该文化中,与处于其中的个体及各要素发生互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文化中每个个体的成长。而课堂是师生教育生活最重要的社会场所,是双方共同形成教育生活意义的文化场所。为了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为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新型课堂文化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新型课堂文化的几个要素出发,探讨建立充满和谐文化氛围的新型课堂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艺术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作为中学生学习母语的主战场,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地方,它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场所。教育承载的就是文化使命,它有责任传播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健康而又高雅的文化。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快乐阅读,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浸润其中,让他们养成与书本终身为友的习惯,使学生的多种才能、天资、意向、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前后一个多礼拜,单单用来休闲还真让人闷得慌。人只要吃穿不愁,再加有点闲功夫,自然就会生出些“文化需求”来。一些以往冷门的文化场所,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之类,到如今行情见涨,黄金周期间不仅家家开放,而且出人意料地火爆,就连周边省市的许多客人,也远道而来、流连忘返,其中还不乏高鼻梁凹眼眶的“老外”。  相似文献   
18.
李波 《北京档案》2009,(5):35-35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9.
4月28日.以“档案,让社会更和谐”为主题的首个“档案馆日”活动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行。原来相对封闭的档案馆,如今已揭开神秘的面纱.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公共文化场所。政府公开信息、“民生”档案等帮助解决了老百姓的许多疑难问题:老照片、老电影、视频资料片、展览为市民解读上海百年历史;专题讲座、沙龙活动为深爱上海、关心上海的市民搭建深度沟通、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地区人口流动较大,其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文化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瓦尔俄足"在内的羌族文化正同时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对四川茂县曲谷河西"瓦尔俄足"节田野考察和茂县政府主办"瓦尔俄足"节活动以及阿坝师专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就"瓦尔俄足"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