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4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52842篇
科学研究   2060篇
各国文化   569篇
体育   475篇
综合类   2382篇
文化理论   452篇
信息传播   4469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899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1323篇
  2015年   2431篇
  2014年   5454篇
  2013年   4035篇
  2012年   4241篇
  2011年   6858篇
  2010年   5754篇
  2009年   4351篇
  2008年   4954篇
  2007年   3521篇
  2006年   2729篇
  2005年   2590篇
  2004年   1998篇
  2003年   1993篇
  2002年   1743篇
  2001年   1639篇
  2000年   1124篇
  1999年   457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美与学价值》一书为美学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沟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徘徊于美学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指示了一条拓宽视野的思想通途,并且还为理论工作与实践相结合做出了榜样。这本书提供了不同于 门类美学和论泛化的接通美学与论的方法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82.
匆忙的文学     
邱立本 《青年记者》2002,(12):50-50
没有其它行业比记者更具有焕发生命的兴奋感,这是没有地图的旅行,在生命的湍流中穿梭前进。前进的动力就是激情。这是一种浪漫的追寻真相的状态。记者笔下的新闻,是一篇又一篇的故事-Story,但这些Story不是虚构的、也不是想象的,但却可以呈现出现实中最具戏剧性的一面。记者不是小说家,但却像小说家一样重视场面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的纠葛高潮迭起,而一切都在匆忙的截稿时间之前完成。一切都是匆匆的,没有太多的修饰,但却紧抓现实的核心,发现真相,也让真相与读者相遇。  相似文献   
83.
84.
我看到那个老人了:瘦小身形,白发萧疏,曳着拐杖,在巨榕荫覆的石板路上踽踽独行。“团团科月照山行,待曙疏林气自清。小市灯火浮霭上,干峰岚色背空明。……”——难道他大难不死,浴火重生,回来重寻昔时幽情?  相似文献   
85.
《世界发明》2004,26(3):20-20
  相似文献   
86.
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今中外的学大师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87.
陈毓照 《武当》2004,(10):44-46
《悟真篇讲解》之误 一、七言四韵十首之五(四经318页)原文:虎跃龙腾波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里市,何必深山守静狐。  相似文献   
88.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文学之根,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是文学鉴赏的关键,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展示人物情感方面,文学名家们用他们传神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多彩多姿的情感世界。 1、句句景语道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一步道出了景随情移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马  相似文献   
89.
乡愁情结是台湾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乡愁不仅表现出对思乡的哀愁,更表现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一种殷切强烈的期望。历史造就了乡愁作家,通过女性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灵感受来描写对大陆亲友、故旧的怀念的作家群体,女性特有的气质,与离乱后人们的心理情绪不谋而合,这也使得女性乡愁学在坛上开了日后40年绵延不绝的“乡愁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90.
前两天在书店看到书海出版社出版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这本书对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几本散文名作中出现的一百多处文史差错进行了指正、考辨。余秋雨的大名在当今社会上如雷贯耳,敢有人对秋雨先生叫板,竟然在他的文章中挑出一百多处差错,这书可不能不看,便买了一本回去。看完上海学者金文明先生写的这部《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确实有“石破天惊”之感,因为金先生在书中指出的不少差错,并不都是很冷僻的史料,很多都是文史常识。在文史常识上出错,余秋雨固然有推不掉的责任,说明他写作有失严谨。但我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