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2249篇
科学研究   1267篇
各国文化   358篇
体育   439篇
综合类   591篇
文化理论   407篇
信息传播   2079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423篇
  2013年   1228篇
  2012年   1161篇
  2011年   1337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280篇
  2008年   1637篇
  2007年   1093篇
  2006年   894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7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新的实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富有创见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涵盖经济建  相似文献   
192.
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学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发生了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存在不利于中学德育工作的方面。当前,要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必须狠抓基础文明教育,加强言传身教的隐形教育,开展寓教于乐的丰富多采的活动等,如此才能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3.
周江鸿 《文化交流》2016,(11):71-73
正2016年清明时节,第十八届"神奇丝路,美丽新市"蚕花庙会在浙江德清拉开序幕,这一古老而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蚕俗节庆活动长盛不衰,令人叹为观止。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争先恐后"轧蚕花、抢蚕花",人人喜形于色,场面热闹火爆。古往今来,遂成为了春天里一出脍炙人口的江南蚕乡大戏。相传,越国范蠡大夫携美女西施途经新市,遇见一群采桑女。善良的西施将花篮里的鲜花分送给大家,祈佑蚕事  相似文献   
194.
《教育导刊》2007,(5):F0003-F0003
广州市第97中学是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一直以来,该校非常重视“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以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5.
高考复习时间有限、任务繁重、气氛紧张,若想取得好成绩,教师不但要认真研究复习方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感受复习的收获,享受复习的快乐,体验复习的成功,高考复习必将事半功倍。毕竟学生在高考的舞台上走得稳重、从容、淡定,高考才必将稳操胜券!历史高考复习如同培育一盆小花,只有"精心"谋划养护的方案,将护理的每一步"精细"化,才能绽放呵护的"精品"——鲜艳、绚丽、迷人的历史教学之花。  相似文献   
196.
龙是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刚毅、勇猛、权威和正统;而龙王则是在中华文明和印度佛教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民间信仰,它包含雨神、河神、多宝、护法神、戏谑等多种文化意蕴。二者在历史发展中存在分流与合流的现象,其文化意蕴存在差异,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  相似文献   
197.
浅谈乡村图书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乡村图书馆,这对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8.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古代文学表现的基本精神,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即:“大一统”思想指导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在“民为邦本”基础上的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以追求完美为前提的忧患意识。如果从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观察河南文学,可以明显地看出,以赵宋王朝的建立为界,前后可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在前一阶段中,河南文学的发展与全国文学的发展是同步前进的,其主要形式是诗、文,主要内容是抒情与明理。在后一阶段中,河南文学的发展与全国文学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在这个阶段中,全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叙事文学逐渐占据主流位置,传统的诗、文降居次要地位。而河南文学的发展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倾向,以至于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99.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是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理清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我们树立问题意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辨证关系。并以此为依据,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实践建设三个维度设计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图景,从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0.
衣冠服饰不仅有御寒遮体及装饰的作用,而且也反映着古人的化和价值的观念。古代的中国,有“礼仪之邦”和“衣冠王国”的称誉,反映了衣冠与礼仪明的关系及礼俗明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衣冠服饰又与人们的等级身份及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联,成为等级身份与民族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