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教育   20915篇
科学研究   490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509篇
综合类   237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20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1720篇
  2013年   1744篇
  2012年   2181篇
  2011年   3404篇
  2010年   2308篇
  2009年   2062篇
  2008年   2922篇
  2007年   1490篇
  2006年   1139篇
  2005年   1765篇
  2004年   709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50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新华时评"是新华社国内部于2001年开始设立的专门播发评论类稿件的专栏,播发包括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和记者署名文章在内的各类评论稿件.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选题、论点、论证过程等部分的分析,对"新华时评"专栏评论文章中的信息含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读书、入世、写作——一项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让人喜欢。大学时读了两本关于曾国藩的书,深受曾国藩“凡事局外议论总是无益,须躬自入局方可成事“思想的影响,打算毕业即进入社会踏歌少年行;但自己本性喜静,还有点躲进校园笔耕舌耨的意愿。这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煞是痛苦。忽有一天想到:  相似文献   
103.
中国青年报(以下简称"中青报")2008年4月2日的<冰点>周刊第664期刊发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高级研究员吴稼祥的文章"民粹一咳嗽 大众就发烧".文章将"民粹主义"形容为"病毒性精神流感",对民粹主义进行批判,并就当前中国社会的民粹主义问题开出了"公平主导型改革"的药方.4月23日,中青报的<冰点>周刊第666期刊发一组文章,标题为"回应<民粹一咳嗽 大众就发烧>".  相似文献   
104.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虽然有些绝对,但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性。对于一件新闻作品来说,文章题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价值不可低估。如果说一篇新闻报道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龙,那么,一个好的标题则是龙头上炯炯有神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5.
王庆 《中国教师》2008,(19):63-64
<正>在"五二〇"学生运动60周年之际,读到了一本纪念这次学生运动暨平津学生赴冀察热辽解放区60周年文集——《奔赴塞外》。才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便能感觉到有一种冲天的豪壮之气充贯在书  相似文献   
106.
高峰 《新闻三昧》2008,(8):24-25
采访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千差万别。很多采访线索是在采访过程中,不断被挖掘出来的,这就需要采访者能够准确地思考、判断,把握住新闻外延,挖掘出隐性新闻。所谓隐性新闻是相对于较为直观,容易被采访、发现的显性新闻而言,它是不太直观地藏于事物之林或埋于事物深处的新闻。要知道,任何人都想到、看到的表面新闻往往不是高质量的新闻,而少数人才能想到的深层次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相似文献   
107.
财经新闻难做,好的财经新闻更难做。难在哪里?财经新闻的很多题目不是靠读者报料来的,而是要记者去思考、去挖掘,而这些"功力"需要记者平时多花时间去学习、积累、沉淀。同样是部门拿回来的消息、材料,有的人写出来的往往只是条"无味"的新闻;而有的人却能挖到"新点",这就是"功力"的不同。那么,如何独辟蹊径把财经新闻做好,做得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08.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8,(12):51-51
关于文章的修改问题,古今中外著名的写作大师早有精辟的论述。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鲁迅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佳句杰作,都是精心修改出来的。《吕氏春秋》写成后,很注意语言的修改和用词的准确,、曾张贴于秦都咸阳城门外,征求修改意见,日:“能增损一字者,赏赐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成语的由来。曾“披阅十载,  相似文献   
109.
《工人日报》6月3日头版头条用醒目的粗体标题,登载了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刘大江、张丽娜合写的通讯:《献给汶川: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一篇描述普通劳动者在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英勇不屈、舍己为人、感染力极强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10.
何为好文章?古人云,信、达、雅。三个字而已,言简意赅。自严复(《天演论》译者)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起,“信达雅”也一直是中国翻译界尊崇的翻译目标和标准。既然校对工作者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文章(稿件),不妨也拿这三个字来衡量一下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