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55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夏天,蒲松龄在屋里写书,写着写着,总觉得不顺手,实在写不下去了,就搁下笔,来到门外站一会儿。  相似文献   
32.
传统课堂认为文言文教学需字字落实,重点讲解实词、虚词,落实好文言句式,在反复机械的滚动学习中,强化记忆。但如此的文言文教学,乏味枯燥,毫无生动性可言。老师成了像于漪先生说的贩卖零食的小商小贩,只是将一些可怜的散装的"零食"(文言知识)贩卖给学生。课堂行进滞涩枯燥,机械质实。"课"之无文,行而不远矣。  相似文献   
33.
用王君老师提倡的群文教学思想,对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和下册《卖油翁》两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同质相联的思维方式,从"文言""文章""文化"逐层深入教学,归纳文言志人小说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34.
文言词汇、文言知识的积累与整合.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这些文言教学的任务要借助于合适的过程和方法。笔者在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的教学方面作了些思考与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言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现根据几年高考题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这一篇37字的神话,人物、情节较为简单,如果仅仅把它当作文言知识教学的文本,意义实在不大,重点应在于神话夸张浪漫、探索征服自然的特点及夸父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具有奉献精神的精神。  相似文献   
37.
“而”作为文言虚词,与“以”一样,用法多而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现将《祭十二郎文》中出现的39个“而”的9种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录了《世说新语》中的《咏雪》一文。以前教学本文,在讲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后,着重对比分析“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两种比拟哪个更好,除此之外,便无深究。再教本文,我对文本进行了深层解读,发现文中竟然蕴含着一些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9.
如何做到有效复习,科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我们在初中文言词语复习巩固方面作了探究。首先,统计出每个文言词语出现的次数,找出每个文言词语有几个义项,然后确定这些词语分别放到哪篇课文归纳讲解最科学。这样做,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人教版和苏教版初  相似文献   
40.
作为中国母语教育的课程内容,从课程论的视角思考中小学坚守文言诗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是学理上一条强有力的线索。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推进民族化、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求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两个方面;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中小学坚守文言诗文教学既是语文学科民族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现代汉语表达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