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83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胡昌明《“青骢马”辨》认为,“骢”义后世诗与许慎不同,或因许释未当,或因“骢”义转移。大量典籍证明,许释“骢”为“马青白杂毛也”没有不当,后世诗将“骢”义扩大了,所以与许释有别。使用词典,不得混淆“词典义”与“训诂义”。  相似文献   
142.
忠县地属重庆地区的东部,其语言中有许多方言特征词语。“嘴”的别体有九个,它在普通话中具有八个义项,在忠县话中,其意义与普通话稍有不同;“嘴”在普通话中可以作名词、动词、量词,在忠县话中也能如此。但是,忠县方言量词“嘴”却与普通话量词“嘴”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43.
"任性"新用法来自"有……就(这么)任性"的泛化使用,旧用法的典型组配是妇女儿童,新用法的典型组配是金钱、权力与机关单位。新用法的"任性"有六个义项,核心义为"不加约束"。新义的引申方式主要为移用,凸显结果、方式、程度等语义成分。移用在词义引申中有突出作用,其动因主要是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与人们要表达的意义的无限性的矛盾,移用也会带来超常搭配,造成新异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4.
学生明确阅读要求才会认真参与阅读活动,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层次,制定相应的阅读要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勾点、圈画生字词,注拼音,写词义;再读课文时,勾点、圈画出标志段落内容的关键词,标示段落;讲读课文时,勾点、  相似文献   
145.
《荀子·正名》不仅客观地描述了词义形成的过程,也如实反映了词义的概括性这一重要特征;不仅敏锐地预测了汉语词语的复音化趋势,还科学地揭示了词语复音化的动因.这一认识是十分卓越而科学的,对今天现代词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6.
"情"是一切艺术的基本出发点,唱歌若没有感情,如同白开水,味同嚼蜡,是不会有感染力的."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灵魂.歌唱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7.
一词多义的产生不是源自词语本身而是语用的结果,演变的机制是概念的隐喻和转喻。因此,词义的建构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是在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建构词的语用意义,表现出很强的语境依赖性,因而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探究对多义词的习得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8.
词语作为文本信息的载体,使得译者对词语意义的准确把握成为翻译的基础和前提。词义的复杂性又使得译者不得不对原语词语和译语词语进行语义成分分析。翻译中的语义成分分析可以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原语词语,从而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149.
“而”作为文言虚词,与“以”一样,用法多而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现将《祭十二郎文》中出现的39个“而”的9种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录了《世说新语》中的《咏雪》一文。以前教学本文,在讲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后,着重对比分析“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两种比拟哪个更好,除此之外,便无深究。再教本文,我对文本进行了深层解读,发现文中竟然蕴含着一些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