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630篇
科学研究   8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1021篇
  2013年   921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1495篇
  2010年   1202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1185篇
  2007年   806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英语阅读教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高考试卷上分值的加大、难度的增加,阅读题型的多样化等。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大阅读教学的力度、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应该从教材的阅读文章的教学入手,同时注重阅读拓展等两个方面,谈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2.
略读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触摸文本的语言,了解事情的梗概,感受人物的形象,习得规范的语言。童话的略读教学,应是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3.
主要从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角度梳理文言传记的教学方法。本着"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着力打造"教学内容少而精,师生精力集中度高,教学活动从容有序,教学立意高,教学挖掘深"的文言传记有效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4.
2010年-2014年,是各省市自主考试命题日趋成熟的五年。其间,全国一共有85套语文试卷(包括全国卷,不包括上海卷)。这些试卷都考查了文言文阅读这一题型,并且其分值有增加之势(2014年北京卷和上海卷的分值达到了29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20%)。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文言文考查的内容和形式都趋于稳定: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5.
所有语文老师在教学时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带有复杂时代背景的课文如何以一种鲜活生动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常规的做法是:介绍时代背景,解读文本主题。可这样的教学总让学生感觉隔了一层,不能发现文本的现实价值及实用意义,因而也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和出现课堂热点高潮。  相似文献   
106.
一、相机导入 师:这堂课原来安排在上周五的下午.后来因为徐老师有事儿,把这件事情错过了。但是,我立刻主动打电话跟吴校长联系,就安排在了星期一的下午.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堂课。所以,错过了,有的东西还可以转化成——?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  相似文献   
107.
叶娟 《阅读》2011,(5):16-17
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时,老师让学生提问,小新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些鸟  相似文献   
108.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是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略的部分,有的甚至形成空白。自读课文为什么会被忽略呢?一、自读课文教学受忽略的主要原因1.师生认识不足,课文未被重视自读课文是单元编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  相似文献   
109.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走入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经过几年的教学,笔者仅就个人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巧用音频朗读,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语音,只有通过示范,才能给学生以明晰的印象。教师由于受自身口语素质以及对课文朗读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偏差。而课文朗读音频材料是语言专业工作者经过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后制  相似文献   
110.
“相”“见”表达“你”“我”“他”“她”“它”等指代意义时是什么词?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2010年第9期《语文学习》“语言”栏目刊发的姜燕萍老师的文章《“相”“见”是什么词》讨论了这个问题。[1]姜老师认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一般应具备以下语法功能:能做作词宾语——否定句中前置的宾语,肯定句中置于动词后的宾语;能作主语;能作定语”,而“相”“见”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看作代词,而应看作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