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庙,进行供奉和祭祀的场所。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宗庙,即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处所。如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即天子的宗庙,《礼记·王制》中也有“天子七庙”之说。“七庙隳”即天子的宗庙被毁灭,也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在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就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起一个“庙号”。如李世民的庙号为“太宗”,赵匡胤庙号“太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的庙号则是“圣祖”……当然,并不只有皇室才有宗庙,其他贵族也各有自己的宗庙,称为“家庙”。所以《春秋谷梁传·僖公十五年》说:“天子至于士皆有庙。”  相似文献   
172.
崔致远被韩国尊为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对韩国的历史、文学、思想有着深远影响.由于相关文献比较零散,崔致远的字、号、占籍、登第年龄、宾贡进士身份等信息,一直是中韩两国学者探讨的问题.但国情不同,中国更多关注崔致远在唐土的创作与生活,韩国则关注回归新罗后的创作与生活.崔致远作为古代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在两国已有的研究基...  相似文献   
173.
一石 《生态文化》2003,(3):24-2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石林业局是一个依山傍水、已有三十年建局史的森工企业。一万零九百五十个日升日落,人们奋斗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梳理青山,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林海。许许多多英模从这里脱颖而出,成为了红林的骄傲。正是有了这许多的英模,红石林业局才有了建局三十年的辉煌历史。每朵小花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个人都会有与别人不同的故事。本主人公的故事平凡而感人。  相似文献   
174.
东晋伏韬《北征记》亡佚已久,虽是零圭断璧,文史价值仍大。伏滔出身大儒世家,深得桓温礼遇,曾从桓温伐袁真,《北征记》当是其从征纪行之作。从历代著录及引用《北征记》情况来看,该书似亡佚于南宋。该书主要记述沿途名人冢墓、三国地理等,不乏有价值的史料。《北征记》所记狐书、三王墓等,也对此后的志怪小说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关于老子庙九井的记述,可与后世史籍有关记载相印证,为证明老子故里在安徽亳州提供了史料支持。  相似文献   
175.
《重修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庙三门记》是一篇反映元代固原地区民间重修关羽庙并立碑记述相关情况的记文。原碑出土近半个世纪,尽管已有学者对此文献进行学术研究,但都没有注意到该记文已被删改并有不同的版本在流传。笔者拟对该记文的收录及流传情况进行考察,并对碑文进行尝试解读,同时对该碑的撰文人、书丹人、立碑人等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176.
新罗王金春秋被新罗人尊为"太宗",这与之前去世的唐太宗庙号相犯。这一庙号事件学界关注不多,然而其背后隐藏了诸多唐与新罗关系变化的信息。经考析,金春秋庙号确实存在,新罗人并非无意触犯唐朝的庙讳,朝鲜史料中与庙号相关的"口敕"和神话传说不可信。此庙号受新罗人尊奉而不为唐朝认同,并且新罗私自保有金春秋此庙号,这些都说明了新罗实力的增强,唐罗关系发生了转向。  相似文献   
177.
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位于柯桥区南部山区,地处小舜江水库源头,会稽山纵深腹地,著名的古建筑、"越中三庙"之一的舜王庙就坐落在这里。每到农历九月廿七,这里总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和祭舜活动,积淀形成了博大的虞舜文化。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在虞舜文化的熏陶下,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王坛镇中学就坐落在小舜江畔,距舜王庙仅1.5千米。  相似文献   
178.
孙庆忠  关瑶 《文化遗产》2013,(4):108-113,158
中顶庙是明清时期京师最为著名的碧霞元君庙之一。作为公共记忆的特殊空间,它承载了北京民间社会变迁的经验与脉动,也记录了乡民社会向都市街区转型的历史过程。自2006年以来,中顶庙会以"中顶庙民俗文化节"的名义举办了七届,其仪式过程沿袭了传统的规矩礼法,创造了一个历史与现实、心灵与身体相互融合的文化氛围。这种不断被激活的集体记忆,表面上看是在重温村落历史与追念过往生活,但其实质则是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是都市村民以文化记忆应对现实处境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79.
古代画师用精湛而细丽的笔法在六郎庙、稷益庙壁画中描绘了三幅“耕牛图”,无论是双牛牵引的耦耕方式,还是单人操作的上曲辕犁,都详尽而具象地勾勒出明代农业耕犁工具的工艺结构型制和地域特征,其中包含着农耕犁具的物理力学特征。山西犁的区域多样性构成山西犁文化和耕犁的科学性,曲辕犁较直辕犁有六大革命性变化,既改善了犁的操作性和力学,也加强了工作效能。最为隐形的变化就是将犁的力学原理进行了变革。曲辕犁的最终形成是在宋代,在以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犁耕农具是中国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稷益庙壁画轻便型三角犁是黄土高原多山丘陵地区的主要开垦农具。六郎庙壁画犁属于适合平原地区大面积耕种的重型框型犁。综观明代山西这两殿壁画,山西犁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国古代科技内涵,是中华犁文化科技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历史图谱。  相似文献   
180.
花郎道产生于朝鲜半岛古代三国中的新罗时期,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意识形态与文化现象。它的创立及发展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为花郎道多元一体的内在结构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核,佛教精神对花郎道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