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6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六百年前的丙戊,永乐皇帝拉开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皇家建筑序幕。在靖难之役后,武当山皇家庙观,成为永乐皇帝大修文治的重要措施。从此.武当山有近300年鼎盛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此得以充分展现。今又丙戊,我们在纪念它诞生时,需要继续研究它、解读它.让这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52.
黄帝铸鼎原与中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豫西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的黄帝铸鼎原,从1978年—2003年的25年间,前后经过四次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参照地名学、民俗学材料,充分证明该处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笔者亲自参与了该地的考古调查,目睹了历次考古发掘,经过20多年探索、研究,对该地丰厚的文化积淀与炎、黄二帝开创中华文明历史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儒学为治国的主导思想。清王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与政权,但也极为尊崇儒家思想及其治国方略。清帝崇尚儒家"大一统"思想,反对封建割据,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但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却根据清政府面对的具体情况,提出与前人不同主张,并确立了新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始自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朱明王朝,一直按内华夏、外"四夷"的传统观念,采取"严华夷之防"的政策,修筑长城或类似的边墙,把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分割开来。结果民族矛盾越来越深,战争连年不断。清朝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既吸收儒家"大一统"思想,又突破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内外"、"华夷"之别的传统观念,提出"天下一家"、"中外一家"的主张,摒弃修筑长城的民族隔离措施,代之以"修德安民"的温和政策,并通过"举木兰秋狝,诘戎绥边"、"建避暑山庄,怀柔远人"、"兴教修庙,安抚众蒙古"等具体实践,收到了大清王朝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百姓生活安宁的卓著成效。  相似文献   
54.
祭祀是古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一种思想文化和意识文化形态,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文章以常州的坛庙遗制为例,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梳理古代常州祭祀活动的源流与发展,对古代常州的祭祀现象作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并揭示出祭祀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5.
先觉庙水库是随州市城区的主要水源地,因上游河道与库区淤积,使得水源地的水量、水质、水生态环境受到威胁.通过对水库水位、水量、泥沙的历史资料计算,分析水库供水水量的保障程度;比对监测库区天然状况和清淤试验现场的水质,分析了清淤作业对库区的水质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最后提出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6.
北宋福建庙学经过初期、中期、末期发展,使得唐末五代出现的星星点火扩展为遍地开花之势,全路各境均有庙学分布.但各地庙学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大致可分为庙学发达区、一般区、落后区.从空间分布角度观之,北宋福建庙学呈现出斜“土”字形架构、“中间大两头小”、区域梯度差异等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区域性、人口数量及地域开发等因素影响着北宋福建庙学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7.
叙永厅从光绪二十九年(1902)初开始,按五成计算对境内58座寺观提拔庙产.提取庙产虽然经过办学士绅议定,地方官的批准,实际上,与僧人议定的庙产提成是不大稳定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学堂学董要求把寺庙认提的田产提归学堂,佃户也转学堂投佃.在地方官的干涉下,叙永厅部分租佃寺庙产业的佃户与各区劝学员或学堂的学董建立了新的租佃关系.光绪三十三年(1906)劝学所设立,促进了地方新式教育的推行和发展,使乡村公立小学堂的数目迅速增加,也带来经费筹措方面的难题.为了增加办学经费,学绅对寺院僧人隐匿、漏报和拖欠的庙产进行了调查和清查.而僧人及各类庙会被迫分割出自己的资产以兴学,自未必积极.在这种情况下,学董只能借助官府的权威,派差锁押、拘传僧人,迫使其补缴所应交之学款.结果,叙永厅提拔庙产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地方官、办学绅员与僧人不断对抗和讼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庙学是“庙”与“学”的结合体,既是祭祀孔子的阵地,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问津书院,也称新洲孔庙,始建于西汉,因“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得名。唐朝黄州刺史杜牧在此立庙祀先圣,开兴教办学之先河,形成“庙学合一”体系。问津书院在一千多年庙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精深学术为依归的教育宗旨,以修身立德为主体的教育目标,以服务保障为指向的教育管理。上述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实为古代楚黄之地庙学教育的典范,其办学治学的经验主要在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方针,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贯彻学术自由理念,践行名师治校原则;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目标;注重规约章程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倡导多元主体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办学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9.
朝鲜新罗时期的乡歌,是朝鲜国语诗歌真正开始的标志。由于它产自于本乡本土,是原汁原味的,所以能够最为鲜明地展示出朝鲜文学及文化的民族个性;同时,乡歌又是最早出现的朝鲜国语诗歌样式,其中寓涵着朝鲜文学及文化的许多根源性的因子,留下了原始朝鲜人的生命痕迹,成为古代朝鲜人集体无意识的象征性表现。所以,新罗乡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示出朝鲜传统文学及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其审美诉求才得以呈现于我们面前的。  相似文献   
60.
乾隆《热河文庙碑记》注译别廷峰热河文庙①碑记丙申②夏,驻热河避暑山庄,曹秀先以礼部尚书扈从。几暇③召见,谈及时政。秀先云:“臣,春卿④也,在职官职。以为此处宜设学校,以造就士⑤。”朕曰:“俞哉!亦其时矣。”于是乎有设学之旨,于是乎有加额之恩。学校既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