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45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李再湘 《教师》2011,(31):118-118
新诗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可长可短,随作者兴致而定。当然,新诗的特征还有很多,比如说文体自由,形式不拘,题材与内容也没有什么限制。但我认为:哲理的渗透,是新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曾经在一师一附小观摩该校实施的《新诗进课堂》的教育实验课题,感觉非常好。于是我在活动的留言本上写下了“新诗进课堂,哲理人新诗”十个字,以此激励这项研究,表达我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2.
对湖北地区500千伏变电站户外箱柜安装方式、箱体结构及驱潮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户外箱柜受潮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户外箱柜的设计选型、安装工艺、箱体改造及日常维护等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十次留学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从19世纪首次官派幼童留美,直到21世纪新生代留学的十次留学潮,历时140余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起始的第一次官派幼童留美伴随着以器物(经济)变迁为主的现代化运动;其后第二次留欧潮已由经济变迁转向政治变迁;20世纪初带来了辛亥革命的第三次留学潮是数万人留日;而第四次庚款留美带来了文化变迁;带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留法勤工俭学为第五次留学潮,抗战前后留美留欧第六次留学潮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人力储备;五十年代留苏(第七次)和同阶段台湾大规模留美(第八次)为海峡两岸现代化提供了人力资源。改革开放后迎来的第九次留学潮和新世纪第十次留学潮是当代现代化主力。  相似文献   
104.
<正>《档案春秋》2014年第12期刊载的《徐中玉:一生为人忠且厚》一文中,有一幅四人合影。图片说明没有标明拍摄时间,仅写"徐中玉(左二)与许杰(左三)、钱谷融(左四)等人合影"。这张合影中,"左四"并非钱谷融(钱先生是左一),而被"等"掉的是诗人、学者吴奔星教授(笔者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古典诗歌文学是音乐文学,诗乐合一的优势,为中国古代诗歌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新诗无论是在诞生初期或是发展时期,都忽略音乐的作用,这是造成当代新诗如此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诗与音乐的分离,不是内在的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人为分割的结果。当代新诗与音乐相结合,即赋予新诗新的身份——歌词,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情景创设可以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提供应用、迁移所学知识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创设情景呢?一、通过问题创设情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传统教育中设置问题这一教学形式还是可以有所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多么精彩的教学方式,若没有思维的深度,知识永远是感性的,现代的教学方式也会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  相似文献   
107.
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朦胧诗派,强调表现诗人主体的感情,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我国第三代诗论以另类身份挑战诗坛,以反文化、反传统、反崇高的姿态,掀起了一场诗歌哗变。第三代诗人的诗歌理念及在其影响下的当代新诗实例表明,当下新诗所存在格调低俗、艺术粗鄙的严重滑坡现象。应树立正确诗歌理念与好诗观、倡导崇高与优美诗学范畴、注重学习我国古典诗学与诗艺、提高诗人三个方面修养等方面才能纠正新诗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08.
诗体是对诗的形式及文体属性的制度化,诗体建设难是百年新诗的最大问题。在我国学者倡导"诗体重建"不太受欢迎的形势下,由八位诗人在非诗歌中心泰国曼谷创建的小诗磨坊却成绩斐然,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成为新诗史上第三次小诗运动重要的"创作基地"和"交流中心"。小诗磨坊为"诗体重建"提供了经验:要把诗体建设视为系统工程,加强与社会联动,重视生产手段、营销方式和传播策略;尤其是要重视诗体的特殊生态,把诗体生态视为和商品生产场一样的交流圈,遵守社会运作系统的基本构建模式,重视知识轴心、权力轴心和伦理轴心,通过整体传播来完成诗体传播及诗体重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9.
1990年代的先锋诗歌重视诗体现代性的探索。其诗体建设的理论主要是历史意识、叙事意识和语言意识等,从而促使新诗的写作动机、写作姿态、写作策略和写作风格发生深刻变化。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诗体实验性的尝试,如走向宣叙调性、走向反讽文本、走向语感诗体、走向叙事形态等。这种理论和创作上的诗体探索,同先锋诗人在特定年代里寻求新的写作精神有关,它的意义就是新诗创作由共名走向无名,把新诗写作建立在一种更为独立、沉潜的"个人"的基石之上。  相似文献   
110.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百年新诗发展史上,自由体诗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它充分体现了新诗的现代性特征。但是,与此极不相称的则是自由诗体的理论建设极其落后,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在西方自由诗的发生过程中,诗体研究理论始终相伴,甚至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为了引起学界关于新诗自由体的研究兴趣,本栏目组织了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