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4篇
教育   14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6 毫秒
991.
徐放先生的《新诗翻译唐诗三百首》可以说是作者的诗心与古人的诗心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与沟通 ,作者在把古体诗转换成新体诗时 ,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作的意境和韵调 ,达到了清、达、雅的境界 ,译作与原作虽形体不同 ,但却神似 ,皮毛有别而神髓一致  相似文献   
992.
抒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色。古今中外的诗论都认定诗是抒情的文学。中国新诗在抒情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解决好。本文试图从感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新诗诗人感情的典型化,新诗的抒情方式与技巧等几个层面,对新诗的抒情本质特征作了描述,表达了作者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993.
将《新诗大千》与《人间词话》进行对比 ,以此为铺垫 ,评析《新诗大千》一书在理论上的系统性、开拓性、创造性 ,及其对文艺思维学、文艺符号学、文艺信息学等文艺新学科理论研究的启迪与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4.
2020—2022年的中国新诗研究集中在新诗观念与新诗经典两个层面。其一,研究者通过思考新诗不同发展阶段以及诗人个体的诗学观念,呈现了对已有研究的反思,表明其以审慎的态度对待现存诗学观念,而不是一味地建立信任;其二,研究者从语言角度探究了新诗的创作状况、形式变化等问题,试图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思索语言内部形式与外语话语的融通问题,尤其通过外部话语的思考拓展了研究的边界,将传统的语言知识与戏剧、文体等内容联系起来;其三,研究者分析了新诗与历史的关系问题,特别注意到历史的限度问题,通过辨析历史概念以及不同时段的历史事实,阐释了历史的丰富性与精神的复杂性,也对概念化、本质化的研究进行了纠偏;其四,研究者从自身理论体系与诗学观念出发,重新探讨了百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经典诗人、诗集与诗作,发掘出颇具价值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优秀的诗歌作品能把人带入一种高尚而美好的境界之中,精神得到净化。教材中的新诗具既有审美个性,又有审美共性,二者融合,使诗由狭小的空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诗中包含的哲理,使作品的审美层次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平面走向立体;象征手法的运用,又有力的表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拓宽了诗的审美领域,使诗由封闭走向开放。所有这些,构成了现代新诗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现代新诗也正在这种美的追求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996.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为中国新诗所引入的美的观念,意义不凡。他力图通过译介西方唯美-颓废主义诗人诗论诗作,为唯美-颓废艺术思想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而融入中国艺术精神,拨去理论与情感上的迷雾。他对诗的品性的定位,把诗融入了哲学、宗教、历史、思维、心理等人类文化的总体构成里。他所强调的诗的形式要与诗的品性相和谐,把新诗引入了对美的姿态、颜色、形状以及灵魂的凝视。然而,邵洵美对官能享受的率真颂赞,不仅没有为他赢得新诗美学现代性追求的桂冠,反而使他被钉在"颓加荡"的十字架上。  相似文献   
997.
选本是选家文学观念的载体,《诗品》《文选》选目的异同反映了钟嵘、萧统诗学观的异同。出于对齐梁诗风的反拨,重新张扬儒家诗学观是二人共同的追求。萧统偏重对教化诗歌的选录,钟嵘以抒情作为诗歌的要义,反对“四声八病”为代表的声律说。他们的诗学观反映了齐梁时期诗歌的发展情况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构建了汉魏六朝的诗歌框架,为后世诗歌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自五四新诗诞生以来,学界对诗的建行问题关注颇多,有不少学者将其与诗的分行视为可以互换的一组概念。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这一问题,可以发现:诗的建行古已有之,实际上相当于古典诗歌中的“建句”,而分行却是中国新诗现代变革过程中产生的形式革新,二者绝不可混为一谈、一概而论。在系统梳理诗歌建行与分行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试对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做出新的界定,并通过考察中国新诗建行的技巧与功能,进一步探讨诗的建行与诗的内容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999.
综观张艳娥的新诗,有紧凑而疏淡的内容,静态的意象和温馨的意境,轻巧的诗意和极简的表达,诗句排列刻意形成的节奏。集中抒写人际情怀、游历纪行和人生感悟;不求纵横捭阔,多取静态意象,用辞简约,意绪清浅,诗歌追求形式节奏之美,富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00.
20世纪上半叶,“晦涩”作为新诗的审美价值观,其诗学内涵是立足新诗本体并伴随新诗现代化探索而逐步彰显的。“朦胧”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审美观念,初显于李金发诗歌的“别开生面”;在从“朦胧”到“晦涩”的诗学论争中,穆木天倡导“纯诗”空间,赋予“晦涩”以本体意味的审美价值认同;及至袁可嘉取法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诗学框架内辨析新诗“晦涩”成因,“晦涩”作为审美价值观的现代内涵更加明晰,成为确认新诗现代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