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44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教育   132378篇
科学研究   10248篇
各国文化   599篇
体育   2930篇
综合类   3913篇
文化理论   1090篇
信息传播   8884篇
  2024年   391篇
  2023年   1760篇
  2022年   2228篇
  2021年   2129篇
  2020年   2201篇
  2019年   1570篇
  2018年   883篇
  2017年   1410篇
  2016年   2185篇
  2015年   4297篇
  2014年   12393篇
  2013年   8975篇
  2012年   10516篇
  2011年   15370篇
  2010年   15359篇
  2009年   13302篇
  2008年   16939篇
  2007年   12779篇
  2006年   8622篇
  2005年   8160篇
  2004年   5597篇
  2003年   3789篇
  2002年   2672篇
  2001年   1834篇
  2000年   1607篇
  1999年   672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4.
出生年月:1987.4.20性别:男民族:汉族运动等级:国际健将职业:教练员星座:白羊座学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座右铭:积极的心态+确定的目标=成功的开始(拿破仑).工作羟历1996年至1999年,进入郑州市体育馆习武,教练:户继平。1999年至2004年,进入省青年队习武,教练:乔嫖、李远伟。2004年,进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队习武,教练:乔熛、董国兴。  相似文献   
2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享受父母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潜在的、未知的危险。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面临生命危险的现状,明确小学科学课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6.
对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句的翻译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在于使谳者遇到这类句子易于理解,不仅仅是从字面去思考,而是让读者了解说英语的人的思维习惯,通过句子的内涵意义达到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7.
28.
29.
<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相似文献   
30.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