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3924篇
科学研究   1259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244篇
综合类   216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40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大量事实表明,无论是日常解题还是高考答卷,都有一些同学宁肯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啃那些毫无思路、无从下手的难题,却不愿认真检查力所能及的问题是否解答无误,以致留下遗憾,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992.
把吻寄给你     
Leading:刘易斯·卡洛尔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的笔名。2010年热映的3D影片《爱丽丝漫游仙境》,其原著作者正是刘易斯·卡洛尔。本文是刘易斯·卡洛尔写给他心爱的小女孩格特鲁德的,讲述了他拜访当地医生的一件轶事。写这封信  相似文献   
993.
芒宽乡傈僳族的民歌以多声部民歌为主.1913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傈僳族教民演唱无伴奏合唱的歌唱传统在经过一百年左右的历史沉淀后,已经成为了芒宽傈僳族社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伴奏合唱和多声部民歌这两种歌唱传统相互交融,一起构成了芒宽地区独具特色的傈僳族歌唱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94.
嵇康是三国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英高挺拔、风度翩翩,又才德兼备、精于诗书。成为皇室外戚之后,他于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中自由探索着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艺术之真谛。  相似文献   
995.
讼师是中国古代的"律师",讼师在宋代时期出现了一个增长潮,其数量和活动内容都得到发展,在无讼观念影响颇深的封建制度下,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为讼师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介绍了徐明高速定淮淮河斜拉桥主墩基础围堰施工工艺设计,为克服深水、粉砂土、硬黏土等不利的地质因素,经计算分析比较和结构设计,使用了无内支撑的圆形钢板桩围堰,围堰直径为31.64 m ,采用了 H型钢制作围檩,完成了基础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997.
“喜剧更残酷:它粗暴地向我们揭示一切的无意义。”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中写道,“历史一直被看作是完全严肃的领域。其实,历史也有它不为人知的喜剧性的一面。正如性欲也有它喜剧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98.
把无盘系统应用于涉密教学中,为涉密教学的资料提供一个安全的多媒体教室环境,以技术手段来防止涉密资料的泄密。  相似文献   
999.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阅读量小,所以,他们写作文时经常会遇到"无米下锅"的现象。只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引导他们观察、记录、感悟生活,品味文章的细节和语言以及文章中抒发的真情实感,他们才能摆脱"无米下锅"的困顿局面,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作文的天空,享受着作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00.
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是它有别于具体、实证科学,屹立于世界科学领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又是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智慧之源。形而上学对终极问题的追问主要表现在对外部世界、对人与社会、对天人之际三个方面的追问。对外部世界的追问,认为只有以"无"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才能正确说明宇宙的开端;对"理念"的追问,是要阐明理念与存在何者"在先"的问题。关于人的追问主要围绕"人是什么"和"如何看待人的死亡"两个问题展开;对社会的追问,主要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观点。对天人之际的追问,揭示了中外哲学家的主要见解。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为科学的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及人生具有深刻指导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