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力明 《初中生》2008,(7):41-45
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下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本文看似“东扯西拉”——写到“老家”的乡亲,写到房屋建筑,还写到晒谷坪、水塘及水塘里的芦苇和放养的鱼苗,  相似文献   
112.
渗渗泉     
佚名 《现代语文》2005,(12):11-11
《古兰经》典籍中有一个著名的关于渗渗泉的故事。 温柔善良的女子哈吉尔一个人带着幼小的儿子伊斯玛仪留在了麦加山谷。当时的麦加山谷是个渺无人烟的荒芜之地,没有草木、粮食和水源,几天之后哈吉尔母子耗尽了有限的食品和清水。起先哈吉尔还能用奶汁哺养儿子,用眼泪滋润儿子干裂的嘴唇,后来奶汁干了,连眼泪也哭干了,母子俩已经濒临绝境。  相似文献   
113.
王春鸣 《文化学刊》2011,(3):170-173
本文试图从晚清知识分子王韬的"废时文"说入手探究其政治文化观。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以及多元、客观的文化思想;在道、器之外,重视"人"的因素,促使王韬选择了"废时文"作为讨伐传统文化的入口。"时文"在他的文论中,既是承载旧文化的符号,也是传统文人的进身之阶,还泛指一切"不古若"、"不西法"之学问。从他对"时文"的解释与讨伐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王韬为代表的晚清先进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一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王韬"废时文"的呐喊,虽然充满了矛盾,却仍然高度彰显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转型过程中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4.
时文评说是高考中分值较大的新题型,已经连续考了四年,题型相对稳定,是一道可以拉开分值的题目,本文针对这一题型的特点,从答题思路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能对这一题型的备考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和教材编写的形势发展,时文逐渐成为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新元素。在文质兼美的总体标准下,贴近现实生活,反映行业动态,展现社会之义,描述人性之美,成为时文的价值内涵和取向,也充分体现了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特色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6.
在“9.18”之后那悲惨的日子里,天津《大公报》学副刊从10月21日开始,分期连载贺麟先生的长《德意志三大哲人处国难时的态度》。编吴宓先生——既是贺的老师,也是此写作的动议——特加按语说:“当此国难横来,民族屈辱之际,凡为中国国民,无分男女老少,应当憬然知所以自处。百年前之德国,蹂躏于拿破仑铁蹄之下,其时士哲人,莫不痛愤警策。  相似文献   
117.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相似文献   
118.
解读时文     
李强 《中文自修》2001,(7):79-79
什么是时文?我想。时文应该是时代的,时势的,时宜的,也是时尚的。惟其时代的,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振聋发聩、骇俗惊世;惟其时势的。才会“雏凤清于老凤声”。应者如声,从者如云;惟其时宜的、时尚的,才是“浓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个性张扬、新意迭出。  相似文献   
119.
时文阅读     
这是一篇娱乐类短文。短文讲述的是“美国世贸中心倒塌后,好莱坞曾一度偃旗息鼓。而他们的下一部大片又瞄准了本&;#183;拉登”。  相似文献   
120.
戴名世的时文理论建立在他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时文的反思与批判之上。戴氏在桐城派作家中首次提出"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这种"援古入今"的思路加以阐释,试图合古文与时文为一体,给时文创造一种新的局面,以文风之变促世运之变。戴名世的时文理论和实践不仅体现了戴氏较强的"问题意识",而且直接开启了方苞关于古文与时文的诸多主张,对桐城派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