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70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62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统计五年级学生的习作竞赛成绩时,两位教师给18号习作所打的分数令我大吃一惊:一位给85分,另一位才给50分,二者相差35分!进一步统计发现,这一现象竟然很普遍:在124份参赛作品中,两位教师对同一习作打分差距在20分以上的有8份之多,打分差距在10分以上的习作占1/3,  相似文献   
972.
《收藏》2006,(9):199-199
杨仁恺,辽宁博物馆书画“当家”人,中国当代鉴定大师,人民鉴赏家。这些荣誉对杨仁恺而言,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50多年前一幅价值连城的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若非他慧眼识宝,从垃圾堆里抢救出来,也许,今天故宫的藏国要为之失色。  相似文献   
973.
焦天峰 《学语文》2010,(5):54-54
品德培育一直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古今皆然。“四书”之一《论语》,强调的思想道德修养最多,其核心就是一个“仁”。它在书中显示一百余次。“知德,知礼,知仁。知道”。这四项内容实际上都是有关思想道德的范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表明了孔子把人的思想品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相似文献   
974.
孔子在解读先王之治的过程中,不断思索,上达宇宙,下至万物,求取其中规律,并将这种自然规律内化为人类社会法则,既而彰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天道思想,完成了以仁为基础的生态伦理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和为贵"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975.
亲斤单曲,DVD,电影,一个接一个的作品火速上线,赤西仁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誓着自己回归的决心,无论你编织了怎样的音乐故事,粉丝们都为你的—举—动而疯狂着,尖叫着。  相似文献   
976.
他特立独行,不合时宜,骄傲叛逆,所以注定永远孤独;他不依附任何阵营,不从属任何派别,一生坚持思辨和独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尽管赢得了全世界,但他只属于俄罗斯。  相似文献   
977.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7,(10):35-40
2002年,年轻的黄奕中六段傲然登顶天元,以黑马的姿态终结了常昊五连霸的历史。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翌年古力登上决战舞台时,黄奕中成为天元两代霸者的传递者。  相似文献   
978.
狄马 《教师博览》2012,(10):53-56
写于"这里和那时"的作品翻阅苏联的文学史时,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苏联文学中后来成为不朽经典的作品都不是为发表而写的,相反,他们在写作时就明白,这些作品完全有可能在生前无法出版;非但不能出版,书稿如被查获,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他们仍然凭着一种超凡的意志,越过贫穷、疾病、死亡的危险,构筑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圣殿。那么,有人会问,究竟  相似文献   
979.
戴玉亮 《青年记者》2010,(13):54-56
周宏仁博士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任联合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工作组高级顾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是中国三网融合重要的决策参考机构、协调者以及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980.
春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场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巨大变革。社会动荡导致思想空前活跃,儒家、墨家成为当时争辩最激烈的两大流派,儒墨两家对立并存一度成为百家争鸣的重心。从最终理想来看,他们都以结束乱世、稳定时局为目标,但所选择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分歧首先表现在他们对"人"的理解上,并由此生发出去,在对"仁"与"利"的具体实践上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标准,而这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