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930篇
科学研究   274篇
各国文化   87篇
体育   426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1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明代旅游活动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其中的宗教旅游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大量参与,丰富了宗教旅游的文化内涵,有其独特的魅力,本文力图勾勒明代宗教旅游的全貌,从一个侧面展现明人闲暇生活的多彩图景。  相似文献   
952.
明代政治家杨一清长期身居高位,其用人提倡三途并用,反对重文轻武,博采众议,不偏听偏信,用人之长,冗员必裁。嘉靖初年政治比较清明,官僚集团人才辈出,杨一清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53.
正小说史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前者是专门史或称之为专史,后者是综合史。小说史而外,文学史还有诗史、报告文学史、戏剧史(戏曲史)等分支。在20世纪以前,中国文学没有系统的史著。1904年,林传甲著的《中国文学史》面世,但此书排斥小说,固无详录。十九年后,即1923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是我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鲁著系小说的通史。郑振铎  相似文献   
954.
955.
明初颁行的《诸司职掌》,犹如唐代的“格”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在《明会典》颁行之前,一直奉行不替。因此考证《诸司职掌》的具体实施情况,乃是厘清明代法规体系的重要问题。从《诸司职掌》的内容及援引情况,分析其具体适用,《明会典》是以《诸司职掌》为基础,以正统《条格》为依据编纂的,厘清《明会典》的性质,既可以确定《诸司职掌》的性质,也可以探讨“则例”的形成并成为当时重要法律形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6.
明神宗年间,由于"争国本"一事,神宗与大臣们就长子的册立问题进行了将近三十年的斗争,而这一事件最终以神宗长子常洛继位结束。争国本从表面上看来是皇位继承问题,而事实上却反映了皇权的受限以及大臣的利益纠葛。  相似文献   
957.
明神宗年间,由于“争国本”一事,神宗与大臣们就长子的册立问题进行了将近三十年的斗争。而这一事件最终以神宗长子常洛继位结束。争国本从表面上看来是皇位继承问题,而事实上却反映了皇权的受限以及大臣的利益纠葛。  相似文献   
958.
明代陕西三边作为边防重镇,其军粮供应除了军屯外主要依赖开中法,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办法。边商作为盐商的一种,将米粮等运送到边塞从而领取盐引,并按照官定引价将盐引出售给内商从中谋利。边商在三边的军粮补给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为巩固边防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促进了明代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9.
观点     
《快乐阅读》2013,(23):80
明代诗话整理亟须推进明代诗话文献的汇辑、整理,经由吴文治、周维德等学者的努力,已取得重大成果,为明代诗学乃至整个明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迫于当时搜检与使用资料等方面的条件局限,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从当今古籍整理及明代文学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相似文献   
960.
儒家思想在根本上是入世、济世的。源于这种意识,其学能否经世致用、修己治人,成内圣外王之道,决定了它是实或虚,能则为实学,否则为虚学。于是,济世与否成为了虚实之学进行区分的根本标准。依此而观,阳明之学的出现显然是由虚返实,阳明后学则又由实返虚,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潮再由虚返实。明代理学遂演化出一条在虚实之间往复不已的路径。反映在济世意识上,也与之对应地呈现出一条从“坚持”到“偏离”再到“坚持”的循环路径。诚然,后人对传统之思想亦应作同情之理解。不过,同情之理解并不表明我们可以忽略它内在的浪费与事实上的停滞不前。儒家思想中对济世意识的坚持抑或偏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