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495篇
科学研究   197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5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结合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后期培养现状,找出学生党员后期培养薄弱原因,提出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后期培养的方法:建立监督机制、完善组织程序、利用好新媒体。  相似文献   
102.
正历史出版门类,本应相对冷门,至少在畅销热度上,是不能与小说、青春读物、财经金融等板块媲美的。但是近几年来,大众历史门类却突然崛起,在出版市场上不断掀起热潮,在图书领域接连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畅销业绩。借助电视传媒发力,易中天的《品三国》一时洛阳纸贵,上下两册相加,销量超过百万;靠网络论坛积攒人气,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创造了白话历史书的销售巅峰。本是冷门,却为何成为一匹黑马,且能繁盛八年?本文将对这一出版现象进行探析。一、借助电视传媒发力大众历史出版的崛起与"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103.
明朝末年,有个县遭了灾,村民们推荐全村最聪明的一个老者去报告灾情,希望官府能减点税。老者来到县衙,县官问他:“小麦收成了几成?”老者答:“五成。”“棉花呢?”“三成。”  相似文献   
104.
方厚枢 《出版科学》2005,(4):61-64,24
介绍了1972-1976年为毛泽东印制大字线装书的有关情况.从印制<鲁迅全集>(1958年版10卷本)开始到毛泽东逝世前,共印制129种,大字线装书伴随毛泽东走完生命的最后几年路程.  相似文献   
105.
“诰命”系明朝政府对其官员家属的封赠文件。喜欢看戏的人,大都对戏里的“诰命夫人”印象深刻。因为凡遇“诰命夫人”出场.必地位尊贵,大小官吏恭敬异常。旧朝中国传统,妇女的最高理想.就是博得“浩命”加身。  相似文献   
106.
吉路 《北京档案》2005,(1):37-37
据台湾岛内的东森电视台报道,南投县鹿谷乡是著名的茶乡。当地有位茶农——张裕源,10多年前越南经商,贩卖冻顶乌龙茶。无意间,在旧书摊上买下2本中文的清朝“奏折”,如获至宝。随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先后在民间陆续买到皇帝的诏、告、勒、谕等大大小小圣旨100多件,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经验和技巧的角度介绍了录音师如何在一个工作日中完成一档时长50分钟的节目制作。  相似文献   
108.
到武当山旅游的人,大都冲着那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而去的.如果能了解武当建筑与明朝永乐皇帝的一段渊源,那游览起来就更有兴味了.  相似文献   
109.
赵园 《东方文化》2003,(6):117-124
讲这个题目于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正在散去之时,并非出于刻意的安排。事实上,定此题目时战事还没有起。这题目是由我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引出的。近十年来我所关注的,更是“动荡时世的男性”,因为我的课题,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对同一时期的女性命运,只是偶有涉及(即如在谈论节操问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10.
80年代后期中国小说没落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时代的发展使大众认识逐步普及深化 ,其二是什么是小说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种没落是一个转折和一个文学艺术自觉期的苏醒与启蒙。其重构形态表现在 :不再把文学当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 ,题材不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蜂拥性 ,重视艺术直觉 ,艺术对象选择的宽泛 ,重视艺术感受和艺术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