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98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些话表现了他对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青年这一罪恶行径的强烈义愤。这种“无言”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往往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2.
刊中报     
《军事记者》2002,(3):36-37
●军事记者编辑部●总第147期●刊头题字谭儒宝●2002年第3期珍惜○雷纳君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青人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上饱受挫折,他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有时甚至想到了自杀。一天,他去请教一位智者,问他:“我是否已经无可救药?”智者摇摇头,说:“不,你还年轻,这才是最重要的。”年青人醍醐灌顶般顿悟了。后来,他驾驭自己那年轻的生命之舟,勇敢搏击人生多浪的大海,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生活得很好。是啊,上帝总是公平的:也许,你还一无所有,但你拥有健康的体魄,绚灿的青春;也许,你仍很平凡普通…  相似文献   
73.
74.
<孝经>首章提出了行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事亲最基本的要求是守身.在儒家"家国天下'观之下,将事亲孝转化为事君忠,其意义也不仅仅是"忠君",而是为国尽忠.事君为国,方能建功立业,扬名显亲,树立自身于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75.
粱启超的“虚君共和”思想.因其被独裁者利用和歪曲.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误读。“虚君共和”思想作为梁启超整个思想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合理的成分,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正确认识梁启超“虚君共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李双龙 《文化学刊》2012,(5):148-153
“仁”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儒学寄于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在儒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仁”所赖以存在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内涵,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理想中的圣人,汉唐时期现实中的圣人,宋明时期人人皆为圣人。由此,儒学的外王之路也由“致君行道”向“觉民行道”转变。  相似文献   
77.
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然而,大量诗证说明:杜甫“致君尧舜”的理想一直没有破灭,其致君之努力直至终老。  相似文献   
78.
胡敏 《海外英语》2013,(16):173-174
该文运用EdwardSaid的刻板东方主义的观点,论述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如何成功颠覆了对东方女性和西方男性关系的刻板印象。白人绅士伽利默一生追求想象中的如蝴蝶夫人般的完美东方女性,为此幻想而生,又为此幻想而死。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他到死才认识到,真正的蝴蝶夫人不是他幻想中的宋丽玲,而是现实中的自己。  相似文献   
79.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这篇文章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教材都被选入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从宏观角度分析作者情感,最小的单位也只是到句子分析为止。其实作为文学大家的鲁迅先生是将情感倾注入于每一个文字。而在现代文中,教师常常忽略看似不起眼的虚词,本文将重点从虚词出发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知道作者在运用虚词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0.
爱情与生命是人类常谈常新的话题,人生的困惑之一就是不能平衡天长地久的爱情与短暂无常的生命,安娜为守住爱情而卧轨,子君为失去爱情而轻生。她们的悲剧命运不仅是某个时代的典型,更是千百年来若干个民族不由自主遵循着的一种规律的体现,在不同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人生。故试图分析造成二者悲剧的根源,论女性对新建角色的适时的认知和调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