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世说新语》与《晋书》是两部性质不同的典籍。由于《晋书》采录《世说新语》内容入书甚多,且从语言的角度观察,这其中有许多是在不改变《世说新语》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词语替换,所以将这两书词汇进行异文比较可窥见汉语词汇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82.
坐看云起时     
人的一生中,大抵都会有"行到水穷处"的时分.就是走着走着,忽然看不到路在哪里了. "穷"是什么?台湾作家蒋勋这样说,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每天要找一条路走,走到没有路了就哭,叫穷途而哭.这个故事的出处是在《晋书·阮籍传》里,原文是"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相似文献   
83.
枕的故事     
霍雨丰 《收藏》2013,(11):54-57
枕,作为必不可少的寝具,在古代典籍中屡见其身影。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诗句一一描述的是古今相类的害相思病的少男少女睡不着觉跟枕头闹别扭的情形。  相似文献   
84.
吕欢 《新闻窗》2012,(4):69-70
和谐,“和睦对称”、“和睦协调”之意。我国古代“和谐”最早为音乐的概念,表音律和谐,《晋书·挚虞传》有“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的记载。古代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尊崇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85.
清光绪时,五家为<晋书>补<艺文志>.五家补志填补了<正书>无艺文志的空白.然而,五家补志之作在编纂体例、收书情况及考证精深、类目设置这几方面各有优劣,为后人研究晋代的学术文化指示了门径.  相似文献   
86.
晋书》《隋书》是唐初官修的两部正史,而山东地区的士人在这两部正史的修撰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山东地区自先秦以来一直是文化发达地区,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汉文化在此非但没有遭到大的破坏,相反仍在继续发展,而江左、关陇两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化上略落后于山东地区。因此说山东地区先进的文化促进了该地区学术的发展,并使得该地区学者的学术水平居于领先地位,进而为《晋书》《隋书》的修撰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7.
吴娱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47-48,61
唐代初年修《晋书》的过程中,史官们参考了臧荣绪等十八家晋史。具体表在:《晋书》某些事例的叙述表达,所采用的语言文字与前朝晋史近似;《晋书》频繁采择小说杂史入史的文风,渊源流自于前朝的晋史;《晋书》的编纂体例,受到干宝《晋纪》的直接影响;修史的政治倾向,也有前代晋史干扰的痕迹。通过考索《晋书》对前朝晋史材料的承继和变化,探测《晋书》撰者的史学观和文学观。明确《晋书》撰者的修撰,有因陋就简的一面,有超越诸家晋史的一面,也有不及前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88.
元旦的来历     
《云南档案》2005,(6):39-39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zhuan xu),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89.
《二十五史》(全套精装12册)由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和1927年(1914年始修)完稿的《清史稿》(关内二次本)合并而成,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书店联合编辑出版。由《史记》、《汉书》(第一册):《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第二册);《宋书》、《南  相似文献   
90.
<晋书·儒林传>以简洁明了的笔触,记述了两晋独具代表性的十八位儒师.他们或安贫乐道、或淡泊名利、或博学洽闻、或独善其身、或振教兴化、或达于从政,在两晋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的独特教育背景映衬下,形象鲜明地屹立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儒师形象为当代教师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