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笔者通过对《晋书》和《宋书》所录复名人物的详尽考察研究,认为晋宋之际是中国社会取名风气由单名向单、复名共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丰富我国姓名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甲申年是明清易代中承上启下的年份,此际文人结合自身遭遇,创作了大量乱离诗。乱离之中听闻惨烈的“甲申之变”,让他们于身难之外更经受了一重心灵重击,诗歌中的情绪也在闻变前后有所不同。文人们亦用诗歌记录了乱离中见到的兵燹战乱,为易代变局提供了史书之外的细微记载。而乱离诗中体现的文人思乡之情,更可以为他们在易代之后的人生选择提供另一种注解。  相似文献   
23.
四言诗在魏晋的繁荣复兴与玄学清谈造成的崇尚简约务求古雅的社会风尚有关。陶渊明四言诗形式上变魏晋的冗长呆滞为精短灵活,内容上变魏晋的玄虚飘忽为真情感悟,风格上变魏晋的古质典雅为清津淡远,这些特色体现了陶四言诗在诗史上的转折意义:随着魏晋玄学清谈风尚在晋宋后的逐渐衰退,四言诗的衰微命运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4.
在我国晋宋之际,涅槃学替代盛极一时的般若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无论是般若学还是涅槃学,这些学说的盛行原因,不能单从某个思想家或某本经论中寻求解答,仍需要由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及思维方式等种种外缘环境来加以解说,才能呈显出更清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25.
江南自然地理环境、山水审美意识的崛起、山水旅游的勃兴是晋宋山水诗兴起的主要原因。晋宋之际山水旅游审美特质表现为开拓性和探索性,并以此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基础;山水旅游是生命情怀全身心地投入,于是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获得了灵卷飞动之性,兴会标举之妙,气韵生成,机趣盎然,标志着晋宋山水诗正式步入艺术殿堂,奠定了后代山水诗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26.
中国诗歌史上,作为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而成为令人难忘的时代。对于建安风骨的大力提倡,首先有梁代优秀批评家钟嵘的《诗品》,之后就是陈子昂了,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相似文献   
27.
阮籍是魏晋玄学人士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但魏晋乱世并未给他提供实现理想的机会,在政治上,他处于一种失意状态。他企图用醉酒昏酣来摆脱这种生存困境,但终究无法解脱。强烈的孤独感、紧迫的时间感、命运的无常感又使他处于个体的生存困境之中,他想通过游仙、隐逸的方式来解脱,但最终还是失败。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表现的正是他在生存困境中所产生的生命忧患感。  相似文献   
28.
庄学的“虚静”观直接影响中国艺术精神,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化回归自然的旨趣。魏晋名士继承庄学的这种精神,把“虚静”作为其理想人格至上的精神状态,将其转化为审美方式,并观照山水,因此,促进了山水诗的发展。晋宋山水诗的山水加玄言的艺术结构,与庄学的“虚静”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尧子 《下一代》2014,(8):20-20
汉字总共有多少个字?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没人能够答得上来非常精确的数字。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的基本情况。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文章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所作的《训篡篇》有5340字,到许慎的《说文解字》时就已经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日渐增繁,据唐代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所作的《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所作的《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所作的《玉篇》有16971字。  相似文献   
30.
笔者通过对《晋书》和《宋书》所录复名人物的详尽考察研究,认为晋宋之际是中国社会取名风气由单名向单、复名共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丰富我国姓名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