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18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作为一种运用语言文字来阐述观点、描摹状物、表情达意的特殊化技能,需要在不断地训练中形成。为此,习作教学就应该从一个"微"字入手,以微视角、微笔触来尝试表达,紧密结合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真切的实践练笔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要巧妙融通,依托口语交际训练微习作;类比移植,紧扣课内阅读训练微习作;链接生活,在率性表达中训练微习作;直入心灵,在叩问自我中训练微习作,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内在的机理和外延的关系十分复杂.以协同育人为聚焦,产教融合涉及到“协同”的多主体,长效机制如何建、利益关系如何平衡等问题,是高职产教融合必须面对的.产教融合是组织形态的融合,更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从育人中心看也是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融合.因此,研究高职产教融合的机理,产教融合文化视野下的时代性、职教的内涵性和实践性,需要从理论深层上加以明晰.  相似文献   
24.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而全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则是亲情显现的结果,共同构成一个本体即全体的融通为一的情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建构起了一个情感普遍化的纵贯融通模式,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秩序、理智认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生活世界,今天仍然是我们探索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25.
26.
普职沟通问题涉及到职业教育体系内和跨体系的诸多因素,一直为我国职教界所关注.这个问题也影响着职业教育乃至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文章通过对于职业教育领域普职沟通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普职沟通思想"、"基于教育类型观的普职沟通理念"、"基于终身教育观的普职沟通策略"和"基于个性发展观的普职沟通定位",试图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27.
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生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习性。为此,教学应营造生态生成的教学文化,关注学生的情趣与责任。具体策略上应设置有效的情境,提供反思的材料;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28.
以资助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为开端的助学金政策,拉开了普职规模结构调整的序幕,并形成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的三次冲击波。基于教育公平的制度设计不断推动着普职关系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词语是思维的基本概念,又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在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没有对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无法提高。语文教学当与人的言语生命特性相统一,语文教学的目标当与人的言语生命规律相契合。所以,借助词语,促  相似文献   
30.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融合与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讨论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重要性,分析“双证融通”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以旅游英语专业(出入境服务)为例,探索如何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和课程建设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岗位技能需求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