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27657篇
科学研究   1182篇
各国文化   92篇
体育   644篇
综合类   780篇
文化理论   128篇
信息传播   254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58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754篇
  2015年   1357篇
  2014年   3166篇
  2013年   2498篇
  2012年   2638篇
  2011年   3056篇
  2010年   2517篇
  2009年   2077篇
  2008年   2951篇
  2007年   1940篇
  2006年   1229篇
  2005年   1112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819篇
  2002年   812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美呈现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中。但脱离开社会、历史背景,而单纯在物体形状上寻找美,那是很片面的。美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表达现象。抛开内容而孤立地在形式上寻找抽象美,只会给艺术创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83.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题,学生愁——不会写,不愿写,提笔发愣,落笔发呆;教师愁——指导难、批改难。作文个性化,感情真挚化那就更难!其实细细品味,如此之难主要是因为素材的缺乏,积累的空白,生活体验,情感表达的忽视……  相似文献   
84.
好的文章,如同美的音乐,能于字里行间跳动出和谐的音符,透出一股铿锵有力的声韵。这神韵味,就是文章的声韵美──?  相似文献   
85.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文”下一个确切的性质定义。同是学生所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86.
于葆青 《教育艺术》2009,(10):68-68
每周都要花相当多的精力批阅学生的周记,因为我一直把这项工作当作与学生进行更细致、更密切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些不好当面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况且每周都能有与老师单独交流的机会,也会让学生感觉到被关注的安慰。有一位人校成绩较好的女生,进入高一后状态不佳,整天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相似文献   
87.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写文章,必须带着感情写,文章里边要有作者灌注的情感.否则,就写不好,就不是好文章.   那么,感情对于写,对于文章,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作用多了,拣主要的说,也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8.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容了很雾美学思想。如何挖掘这一短小作品美的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七个方面、两种形态入手,同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来剖析该歌曲所蕴涵的艺术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8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它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语言发展规律,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分阶段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旨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充分体现语的“工具性”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结合课文学习,加强小学生听说训练中的美育,对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十分重要:阅读课文联系实际,表现自然美;走进课本,仔细观察,展现结构美;理解课文,展开想象,创造形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