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398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宜宾学院学报》2020,(1):25-33
国内外的医疗暴力研究文献从现状描述、原因分析、对策提出等方面基本呈现了医疗暴力的学术图景。国外研究较多地关注医疗暴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宗教等原因,有一定的跨文化研究的特点;国内研究较多地关注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博弈策略与行动逻辑以及医疗暴力的治理策略和治理路径。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从医疗暴力与地方治理秩序的关系、医疗暴力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和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医患矛盾化解等方面入手,关注医疗暴力的本土情境。  相似文献   
992.
准抢劫罪是抢劫罪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而且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该罪的客观要件包括前提行为(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和后续行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前提行为不以构成犯罪和数额较大为必要要件。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这是准抢劫罪的主观要件。对准抢劫罪必须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要件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993.
为人师表,简单地说。即教师自觉地以自身的纯正品德为学生作表率,起示范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由内表现在外的示范来塑造学生的心灵。如何让学生富有爱心、上进心,让班集体有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的处事态度常常决定着教师工作质量的高低。只有爱的教育,才能让师生关系融洽,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最大潜能,如果用暴力教育则导致“生反师伤”。  相似文献   
994.
面对校园暴力事件,学校不能只为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遏制暴力行为的发生。要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影响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得到净化;要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95.
996.
<正>猴年春节之前,各大门户网站上曾经出现过一条消息:"浙江一中学发通知:不要与职高生混",大意是说浙江一所普通高中在给家长们所发的寒假注意事项中写了上面的这句话,引起了许多职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不满,认为这所学校使用了歧视性语言,对职业学校和职校生不公平,在发现引起争议后学校随即做出了道歉。这则消息引发了很多评论,在台面上人们一般认为这一事件代表了中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应该引起教育界的  相似文献   
997.
电视暴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可能对幼儿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幼儿家长和教师、电视节目制作方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应共同努力,从不同角度消除电视暴力对幼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8.
“非洲榜样”肯尼亚爆发大规模暴力冲突,追根究底,症结仍是非洲大陆一直面临的老难题:日积月累的部族矛盾,脆弱的民主进程,贫困的社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9.
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反观现实,人们都难以否认这样一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事实:与那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暴力相伴随的,是暴力过后同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责任者的空缺。缺失的背后,隐藏着深刻而复杂的动机,其中涉及暴力制造者与承受者对暴力截然不同的感受、暴力执行者在分工合作中对罪责感的分解、对个人动机良好的自信以及对被害者的妖魔化等诸多方面。理解这些动机,绝不只是给受害者一个迟到的交代,而是试图思考“遗忘”在行恶者乃至很多受害者中何以成为可能,进而力所能及地避免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日本为解决学校暴力问题所做的努力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