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唐柳燕 《广西教育》2009,(22):54-55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通过描写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胜利归来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精神。全文共分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第2自然段讲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相似文献   
132.
笔者在一枚2000-6《木兰从军》邮票第3图的信销票上发现,横行齿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左右相差约0.5毫米,实属罕见(如图),可惜此票已在全张上撕下,没有观察到更多的足资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3.
玉兰(Magnolia denudate Desr),别名:玉兰花、迎春花、白玉兰。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m,单叶互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全缘,幼枝及芽均有毛,花两性,花径12cm~15cm,大而美丽,单生枝顶,纯白色,芳香;花萼、花瓣相似,花萼3片,花瓣6片。心皮发育不完全,聚合善萎果成穗圆筒形,淡红褐色,有1枚~2枚种子。种子有红色假种皮,成熟时悬挂于丝状种柄上。3月~4月先花后叶,花期8d~10d,8月~9月果熟。  相似文献   
134.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一首著名的叙事诗,一般认为是南北朝时的作品。长期以来,《木兰诗》一直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在新《课程标准》教材中,人教、苏教等版本的教材仍然把它选人。  相似文献   
135.
翻开中国古典学,在历历可数的女性形象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女性不是闺阁淑女,就是烟花柳巷风尘沦落人;不是为爱殉情的薄命女,就是担负“红颜祸水”之名的可怜人,让人慨叹之余,不免失望。时至明朝,怪才徐渭一反陈习,创作了《雌木兰替父从军》杂剧,“以一女子而铭绝塞”,是“人生至奇至怪之事,使世界骇咤震动也”。  相似文献   
136.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妇女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遗憾的是,她们大多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形象出现。但《木兰辞》却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木兰。她,坚决、勇武、刚强、不慕荣华富贵、富有牺牲精神。千百年来,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英雄儿女在抵御外族侵略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是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7.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木兰诗》自从产生起至今,花木兰的动人事迹,以及她的光辉形象便广为世人代代流传称颂。在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对木兰形象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及教参关于木兰形象的定位,以为木兰是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笔者对此不能苟同。笔者认为:与其说木兰是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还不如说是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孝女。  相似文献   
138.
黄庆娇 《广西教育》2008,(16):34-34
前段时间,我有幸听了自治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唐柳燕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一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一课。我认为这是具有“浓浓语文味,深深人文情”的一节好课。这节课主要亮点是:“指导品读”和“深挖教材,巧设训练”这两方面做得很到位。  相似文献   
139.
河北省围场县的坝上地区以其独特的草原和低丘地貌以及相对便利的交通,已经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频繁造访的摄影“热点”。多次前往围墙坝上彩风的作者将为我们谈谈在哪里拍摄照片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0.
那是谁家的姑娘?弯眉紧皱,朱唇半启,轻叹之声不经意间便流了出来,仿若思考,亦若神伤……是愁那晶莹的玉镯,还是那华美的丝绸?是愁那年迈的老父亲呀!边关告急,父亲虽已年迈,可军书上的名字岂如儿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