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但这里的贫瘠却成就了一种妙趣天成的民间艺术——武强年画。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曾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武强年画离现实生活的轨迹渐渐远去,成为人们或深或浅的记忆,但是,武强年画曾给予人们的那种远远超出其本身的内在精神和生命力,那优美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却为后来的人们留下清晰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13.
《上海集邮》2011,(5):19
  相似文献   
14.
杨柳青木版年画率先在国内木版年画界实现了现代转型。传承单位的现代转型表现为,年画作坊分化为传统型、创新型和营业型作坊并形成各自特色,部分作坊表现出企业化运营特点。年画作坊的从业人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保证年画特色,延续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年画协会的成立促使年画作坊在技术传承、组织管理、市场竞争方面朝向规范化发展,加快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年画技术的现代转型表现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从发展经验看,传承主体对社会变迁的主动适应是实现现代转型的核心动力,通过营造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整体保护是木版年画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差不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20世纪50年代初,我家在小镇上开文具店,店名"永益隆"。"永益隆"位于丁字街中点,一楼开店,二楼是全家的卧室。二楼中段有一个二十来平方米的天井,上头是天窗,天窗射下的光线直达楼下的货架和柜台。天井旁边有一个缺了一扇门的五斗橱。上面放坛坛罐罐,下面两格,书堆得满当当的。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除了和弟弟妹妹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文教资料》2011,(19):93-95
随着国家的转型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本文通过对凤翔木板年画和彩绘泥塑手工生产的研究,为宝鸡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探索民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得到持续的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漳州木版年画--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流远流长,从民俗意义到印刷工花,以及色彩、题材等等,都是其它地区罕见的。明末清初,漳州木版年画渡海落户台湾,并广泛与台湾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情感融合为一体。发掘和发展漳州木版年画是我们永远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无法亲身体会的一段历史。如今流传下来的年画,记录着那段岁月中重大的人物和事件。是那段岁月留给我们的直观的剪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在传统年画中,经常见到"穿红肚兜的男孩身骑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击磬童子与持鲤鱼童子相戏舞"等形象构成的图案,鱼腹多子,繁殖力强,"鱼"又谐音"余",因而寄予了人们希求子孙绵延和丰收富裕的美好愿望。古代"二十四孝"中也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鲤鱼跳龙门"和"追鱼记"的传说更是经久不衰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清代末年,社会动荡,受民间报纸的影响、清代末期新闻事业的变革、进步力量促进言论自由、年画作坊改革与百姓心理需求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一种广泛与时事结合起来的年画样式。当时社会上的大事件、战事消息或新鲜事只要一出,年画上随即有所体现,印数很大,销路也很广,走街串巷地流入群众中间,成为一个独特的新闻传播媒介。这些图画既保留了传统的绘画法则,又随着时代产生变化,出现新的楼房样式、服装款式等,不仅为当时的百姓带去新的消息,对于团结民心、引导舆论,增强百姓的民族自尊心、唤起民众的觉悟,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