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2005年3月,参加河南省三门峡法院系统档案工作会议的20余名档案员为老英雄卢文焕购买了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和一些药品,并专程前去探望表达对83岁高龄老英雄的一片爱心。为什么这些档案员如此关爱老英雄卢文焕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994年12月,灵宝市法院组织整理编写《  相似文献   
362.
浅论琼瑶小说的情缘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琼瑶小说的情缘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满爱心的“宽恕”情缘-“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境界,宽恕别人最终都能获得幸福,二是诗情画意的“古典”情缘-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富有诗美,小说篇名出自古诗词,常引用古人诗句;三是回归传统的“恋爱”情缘-笔下人物疯狂的,叛道的恋爱最终都回归到传统的轨道之上。  相似文献   
363.
我是衡水市桃城区农村信用联社的一名普通档案管理人员.在11年的档案管理事业里.我用平凡的双手、普通的智慧、执着的热爱.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上级和同行的肯定。我真切意识到.事业的成功是把自己的幸福感、成就感与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尊严融人了这项久无终点的事业.谦虚谨慎、宁静致远。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这样就能够在平凡的事业中谱写出美丽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364.
赵玉君 《图书馆论坛》2007,27(3):157-158
20年前的流火七月,随着一列东归列车低沉的呜呜声,我青春斑斓的梦便永远留在了多彩的大学校园,留在了“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泉城济南。当列车停靠在莱阳这座小城的时候,我仍然很难相信,这个四年大学往返必经的小站,将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站,我的工作单位——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就坐落在这个梨花之乡。  相似文献   
365.
从楼群日记到楼群档案,一记16年1990年,我当选后大街社区天伦福楼的楼长,"楼长"官小,但管的事却很多,要当好楼长,楼道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心中有数。为了更好地搞好楼群工  相似文献   
366.
孔府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而闻名。 吃是孔府的一大特色。到清代,孔府厨房能跟上皇宫的御膳房,孔府菜被称为府菜,孔府宴丰盛得能和皇宫的饭食相比。  相似文献   
367.
《新闻记者》2008,(5):47
忻才良是高级记者,曾担任《劳动报》总编辑、《上海经济时报》总编辑、《新闻报》副总编辑,著有《自学之路》《宠辱不惊》《火红的战旗》《随访情缘》以及《报端春温》等专著。  相似文献   
368.
宝玉和黛玉之恋称为木石前盟,木石前盟是前因(前世注定),话说人有三世:前世、今世和来世。黛玉的前世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世是一块石头,后成为仙境中的神瑛侍者。一日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在灵河岸边散步,看到了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便用甘露来灌溉,使得绛珠仙草脱胎换骨修炼成女体,成为绛珠仙子。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便随他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他。这就是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  相似文献   
369.
宝玉和黛玉之恋称为"木石前盟","木石前盟"是前因(前世注定),话说人有三世:前世、今世和来世。黛玉的前世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世是一块石头,后成为仙境中的神瑛侍者。一日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在灵河岸边散步,看到了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便用甘露来灌溉,使得绛珠仙草脱胎换骨修炼成女体,成为绛珠仙子。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便随他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他。这就是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  相似文献   
370.
六十年在时间长河中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从1948年到2008年的六十年,不仅是卢乐珍先生个人的一段过去,也是中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一点佐证。透过卢先生的回忆,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了解到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轨迹和中国特色幼教理论的形成、发展的艰辛历程。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历史已过去。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