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教育   14829篇
科学研究   2421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665篇
综合类   702篇
文化理论   353篇
信息传播   5716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791篇
  2013年   1734篇
  2012年   2213篇
  2011年   2398篇
  2010年   1832篇
  2009年   1741篇
  2008年   2198篇
  2007年   1727篇
  2006年   1183篇
  2005年   1118篇
  2004年   953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未来图书馆发展特点和信息服务要求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通过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特点的阐述,提出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4点要求。  相似文献   
82.
祁卫 《新闻实践》2008,(2):36-37
在媒体竞争时代,任何媒体运作都需要创立品牌。对于电视活动来说,品牌的建立与拓展从根本上保障了频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电集团的重大品牌活动之一,"十月的阳光"紧密围绕浙江省年度中心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强烈的时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使得主旋律大型电视文艺活动具有更深远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3.
陈海宇 《新闻窗》2008,(3):12-13
本刊2008年第1期发表了白芳芹台长撰写的《把贵州电视台办成有实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现代电视传媒》,较全面地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安排部署。本期发表的陈海宇副台长的文章和杨茂林、王琰的文章,更多地是从新闻业务的角度对去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研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贵州电视台的工作概貌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4.
孙愈中 《今传媒》2008,(4):17-18
在突发事件中,能否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向受众提供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现坊情况和有关资讯,时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体现人文关怀,是检验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85.
近几年,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受托责任观”,一种是“决策有用观”。本文提出了会计目标的两个层次,在分析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会计目标在现阶段定位在基本目标这一层次上。  相似文献   
86.
87.
2002年7月31日,香港女影星陈宝莲在上海的寓所跳楼自杀,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与陈自杀有关的消息以及陈生前的风流韵事一次又一次连篇累牍地出现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的封面上。在媒体竞争激烈的香港,发生这样一件能够高度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各报刊记者自然不会放过。8月8日,香港《壹周刊》在封面醒目地刊出了陈宝莲遗体的照片,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遗体照片,肯定是在陈宝莲跳楼逝世后,尸体未经处理时拍摄的。陈宝莲的面部伤势不重,仍然保持完整的容貌,可是从照片上看出,用白布包裹的遗体,显然在坠楼时…  相似文献   
88.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干部民主作风的重要途径,是倡导新型人际关系、培养社会民主风尚的良好办法,是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相似文献   
89.
熊林 《新闻前哨》2002,(10):27-27
8月18日,在汉口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附近上演了一场闹剧——所谓的“热吻比赛”。第二天,武汉很多媒体均在头版对此作了报道,篇幅不一,“心态”也不一,让人看了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90.
肖楠 《新闻知识》2002,(4):10-12
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当地政府的某些官员与矿主串通一气,极力隐瞒事实真相,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调查事实真相,终于打破坚冰,撕开铁幕,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事故的处理得以正常进行。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当地政府官员为何要隐瞒事实真相?为何敢隐瞒不报?当媒体对此展开调查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挠、盯梢、恐吓?对南丹矿难事故真相的揭露,再一次表明,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始终坚持着一种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这就是社会责任。一、知晓权: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