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524篇
科学研究   13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现代解释学的出现是20世纪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出现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现代解释学重要人物的德国的伽达默尔和美国的赫什,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解释角度的差异:在艺术本的理解方面存在开放与封闭之别,在解释的历史意识方面存在“历史相对主义”(即“效果历史”)和历史的回归的不同,在艺术语言观上有着本体论和载体论的关于语言的体用之争。只有注意西方关于解释学美学思想中的这种不同化背景,我们才能得以科学地建设起我们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92.
欲望化写作根因于社会转型期人的感性生命活跃的实际,张扬感官放纵和感官享受.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作家主体的赢弱苍白,与生命本体论文艺观的负面影响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93.
提出一个结合本体论及通用个人资料的个性化推荐模式。首先以网络分类服务作为本体论来解释用户的网络浏览行为,以此挖掘用户的偏好;其次,利用Web使用挖掘技术过滤多余的浏览记录,增强个性化的准确度;最后,利用本体论的层次结构特点,从用户偏好类别中挖掘其潜在偏好,产生符合用户特征的通用个人资料。  相似文献   
94.
哲学解释学是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哲学流派,它从本体论的高度上强调理解与解释的重要地位,对于教育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在教育学领域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借鉴解释学的理论来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笔者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学习符合教育起源的两个特征:教育区别于学习,脑科学亦证明学习不同于教育;学习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元素。在本体论意义下,人在自然法则的孕育中获得了教育存在的条件,人类的学习需要促使人类学习这一原型在人类学习条件———劳动、语言、社会交往等的互相促进中发生变化,人类意识(人类具有的首要潜能)整合这些因素指导学习,出现教育。具体地讲,教育是起源于猿人潜意识地指导学习。这说明教育必须基于学习,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生命本体论角度出发认为:传统审美体验是生命体验的逐层升华和不断生成;生命体验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心理结构中逻辑展开;生命体验的整体性的一元构架和心物互动的和谐化的二元展开,构成了传统审美体验的范畴特征;传统审美体验的言说结构和方式蕴含着对生命本体的感性直观体验。这些表明传统审美体验与总体性生命体验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
含意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以外的意义.含意问题包舍"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本体论等有关含意的理论学说进行评连;上述理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含意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 和原则.  相似文献   
98.
《编辑者办公室》模式本体论从整体叙述它的形成、开展研究的内外条件以及优势等,并描绘了该模式可操作的功能蓝图,展示了传播先进文化的实在意义。  相似文献   
99.
本文认为,主体具有实体和功能二重性,是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因而,主体是属于物质的一类,是“能动的物质”,对“人化自然”具有本体论意义;把主体纳入本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以及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等问题加深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自《史记·孔子世家》叙事发微至今,校斟注解乃至引伸议论之文字几乎汗牛充栋。之所以拈出单句引以为本文的绿起发端,是因为这些语符的后面隐藏着孔子音乐本体论的诸种疑端,是因为“孔子适齐”这一事态及其意义引伸中历来枝蔓旁生,也就给我们留下了某些学理爬梳的缝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