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27138篇
科学研究   1867篇
各国文化   162篇
体育   858篇
综合类   601篇
文化理论   143篇
信息传播   1437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2498篇
  2013年   2426篇
  2012年   3092篇
  2011年   3643篇
  2010年   2921篇
  2009年   2861篇
  2008年   3543篇
  2007年   2195篇
  2006年   1467篇
  2005年   1231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章以高中生物学二轮复习“病毒”微专题为例,统整设计题组,精心设计题组的结构,删减经典例题的内容,引导学生体验、反思和归纳,以助推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2.
我们在认识、理解儿童的方法中,儿童视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路径。然而,众多儿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宣称自己运用了儿童视角,却未能在理论方法层面厘清儿童视角。绘本《公主的月亮》中,在面对“公主的难题”时,宫廷智者与宫廷小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立场,分别获知来自公主生活世界意义的“蒙蔽”与“敞亮”,为分析儿童视角提供了优质的文本。本文基于绘本内容,结合现象学的演进逻辑,提出成人走进儿童生活世界的儿童视角的方法进路:一是面向儿童本身,摒弃“先入之见”;二是构建起“主体间性”,在“敞开”中获得“显现”;三是走向“视域融合”,在共同经验中实现“移情”;四是走进“儿童生活世界”,在时间意识中寻求儿童生命意义的整全。为了让儿童视角发挥更大的价值,需要从儿童视角的社会意识、理论来源、方法论及实践技术四个层面进行思考,其中尤以理论来源及方法论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3.
114.
当今生物学哲学蓬勃发展与人们对“生命自主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密切相关,最初生物学哲学家试图借助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组织”概念来解释“生命的自主性”,但这种解释方式似乎遗忘了“生命自主性”还具有一个本真的互动性维度,即,有机体与环境的功能互动维度。黑格尔、普勒斯纳、约纳斯和马图拉纳等人的生物学哲学从不同方面强调了“生命自主性”的互动维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物学哲学家单纯依靠康德的“自组织”概念在解释“生命自主性”问题上所具有的不全面性。  相似文献   
115.
关于课堂“原生态”内涵,我是这样理解:一是没有经包装的原汁原味的课堂“真像”;二是以人为本,适应并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两者合一,构成真实、自然、整体、和谐的课堂生态。而现实中课堂的生态环究竟如何,教师在课堂的精神体验如何?回答不容乐观。改革创新的主张与教  相似文献   
116.
赵洋 《教育科学论坛》2007,42(11):60-61
美学与现代教育学的共同视点是人学,以人为本,从人的终极关怀的生命美学的视域考量,能够打开教师专业发展新的视域。教师专业化是成就作为人的教师的生命历程,而美的尺度的延伸是借以实现教师的生命美的生成与教师专业化生成的二元叠  相似文献   
117.
118.
试论教师仪表风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美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9.
人的存在是一种道德存在,生命因道德的存在而有价值,生命因道德需求而充实.德育是满足人生命发展需要的一种德化过程,高校德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对于生命具有伦理功能.为此,本文提出适当的、全方位的德育解决方案,使高校德育真正发挥其伦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追问一:为什么教师课改和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不高? 在我们抱着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这样一个目的推进教改时,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存在着应付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观察课堂、访谈教师、访谈学生、召开教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教师在课改与专业成长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要依照大纲、教材认真上课、多辅导、多付出,教学成绩也不会低,没必要搞教研、搞课改。产生以上认识的原因可能有:(1)受教师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认为搞研究是大学教师与科研机构的事,中小学教师只是教书的。多少年来,中小学教师是以“知识传授者”而不是“教育研究者”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