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3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9608篇 |
科学研究 | 157篇 |
各国文化 | 112篇 |
体育 | 170篇 |
综合类 | 386篇 |
文化理论 | 76篇 |
信息传播 | 4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375篇 |
2014年 | 916篇 |
2013年 | 583篇 |
2012年 | 649篇 |
2011年 | 951篇 |
2010年 | 802篇 |
2009年 | 787篇 |
2008年 | 918篇 |
2007年 | 672篇 |
2006年 | 563篇 |
2005年 | 425篇 |
2004年 | 381篇 |
2003年 | 428篇 |
2002年 | 399篇 |
2001年 | 329篇 |
2000年 | 274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0,(7):75-78,165-167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 相似文献
62.
赵晓梦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95-99
《诗经》中的宴饮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情。从宴饮诗的内容展开,通过君臣上下、同宗近亲等间的聚会宴饮,对《诗经》的宴饮诗进行了比较与分类,将其分成祭祀宴饮和世俗宴饮两大类,并从宗亲、礼乐和道德三个方面分析了宴饮诗的政治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3.
夏元佐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24-25
电视剧《遵义会议》由《遵义会议纪实》改编,曾获全国及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由"纪实"到"电视",新的艺术形式为再现历史打开了新的天地,而诗意的融入则为"纪实作品"的艺术超越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4.
师庭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4):32-34
本文通过对西方哲学上的几个时期和哲学家的论述,从三个方面突出地展示了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上的巨大开创及其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65.
古代隐逸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善奎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22(1):14-16
古代隐逸有种种不同情形。分析隐逸现象 ,反思隐逸文化 ,可以看到隐逸之士在政治、思想、文化、生活诸领域 ,是如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许渊冲先生的译诗三原则出发,结合李白诗歌《哭宣城善酿纪叟》的几个不同英译本,进行了意、音、形三个方面的比较、赏析,进一步阐明了译诗遵循这三个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7.
王博文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7):20-21,25
战争诗是《诗经》中的重要题材,作为一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战争诗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诗不同的风格,它不注重对战争场面、战争进程和战争情节的描写,不囿于以战争来写战争,而是选取不同的视角全面地展示了这场席卷整个社会和各个阶层的惊涛骇浪。将士的行役之苦、家园之思,思妇的空闺哀怨,"局外旁观者"的正面歌颂,不同身份地位和角色的人用不同的笔触,不同的情感基调勾勒出了他们心目中的战争。 相似文献
68.
鲁彦 《教学月刊(中学下旬版)》2010,(9):27-29,26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著、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致,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 相似文献
69.
70.
黄泽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5):193-195
要正确评价李清照.必须全面认识李清照.要全面认识李清照,就应当深入研究她南渡以后的诗词.李清照后期的诗词.在题材、内容、情调和风格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诗,或借古讽今,或直陈时事,写得忠愤激昂,情辞慷慨;词,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寄意,委婉而深沉.愁苦凄凉.在承认差别的同时,我们又发现两支基调、旋律、节奏、音阶不同的乐曲,都表达了作者反对妥协投降、怀念中原故国的思想感情.她对家乡和故国的浓厚感情,无疑是属于爱国主义思想范畴之内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