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长之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有明确的文化观念,他善于从文化背景上阐释研究对象,善于用极简括而明确的语言勾画研究对象的本质,在吟咏探索作家的人格和性格中揭示古典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他的古典文学批评带有强烈的传记色彩。李长之一生深受德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影响,对于中国的传统文艺批评也有深入的研究,因此,作为自 20世纪 30年代就享有盛名,著作丰盛的学者,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其独到方法很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2.
李长之的书评及其理论和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中致力于书评最勤 ,数量最多的学者。他认为书评是文学批评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在批评精神 ,批评的精神在忠实 ,在求真。同时书评应有独立的价值 ,既包括自己的主张 ,自己的体系 ,也指文字的优美 ,本身是有力的创作。李长之的书评理论及其实践对现在的书评工作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李长之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美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他把文艺批评与文艺教育(即美育)联系起来,倡导“美育救国”。同时为了弥补“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的“生命力”匮乏的裂痕,极力主张从古代的审美资源中去挖掘“浪漫”人格。  相似文献   
24.
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最具影响的是他的传记体批评。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有着自己独到的批评特色和阐释方式,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深层阐释、修辞风格、博引与比较的角度来论述李长之传记体批评的阐释策略。  相似文献   
25.
1949年4月4日,李长之创作了三首诗歌,分别是:《泥水的小塘》、《世上只有一条路》和《保卫世界和平会议》。这种诗歌创作现象,在李长之个人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少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也是独特。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李长之这一诗歌创作现象,可以看到:这三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复杂,诗人在时代转变过程中复杂的心态与时代的印迹。  相似文献   
26.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著名的京派文艺批评家,他对于胡适曾经提出的“‘五四’乃是一个文艺复兴”的观点作出反思,认为“五四”是启蒙而非“文艺复兴”。在此基础上,他倡导一种从语言层面体验作家生命情感的文艺批评方法,并积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去发掘“完人”人格和充溢着旺盛生命力的审美资源,以此来弥补“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生命力”匮乏的裂痕。  相似文献   
27.
李长之先生<鲁迅批判>一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奠定了其在文坛上的批评家的地位.在当时,以一部有体系的专著对某一位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不仅对鲁迅而且对整个文坛而言,都是罕见的事.该书迄今为止仍是鲁迅研究学术领域中引文率最高的专著.但是这部专注在此后却也给李长之先生的后半生带来了一场场劫难.  相似文献   
28.
三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以其独特的批评方法在当时备受瞩目,而在今天这种批评方法仍然大放其彩。因为批评事业发展至今更加注重对作家主体精神(不仅包括批评家,也包括批评客体的作者)的探究,而李长之通过对主客体两方面的定位正好诠释了这种批评方法,以一种新的视角去定位批评的精神和批评的方式,因此从主客体两方面研究李长之的独具特色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于整合李长之的文学批评观和学习其批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艺术一人生”的传记批评──论李长之的批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记批评是李长之批评实践的主要特色。李长之传记批评特点体现为:一、"其人"其文"互译,二、情感与识力的完美融合。传记批评是李长之批评主张的具体运用,是他用以建构文学史的基础工作;从批评精神的发展出发,传记批评是联系文艺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桥梁和中介。  相似文献   
30.
在我所任职的大学图书馆意外发现十卷本《李长之文集》,感到异常的高兴。因为我关注李长之已经很久,在十年前曾经向德国马尔巴赫文学档案馆推荐他,将他收入《国际日耳曼学家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