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21.
22.
城市的声音近在咫尺,是这样近,在百叶窗木条上的摩擦声都听得清。声音听起来仿佛是他们从房间里穿行过去似的。我在这声音,声音流动之中爱抚他。大海汇集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  相似文献   
23.
安妮宝贝,1998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小说,属于网络成名转向纸质媒体发展的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彼岸花》、《二三事》、《莲花》,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散文集《清醒纪》、《蔷薇岛屿》等。作品题材多围绕宿  相似文献   
24.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24日出生。著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的生活》《个人记忆:2004-2006》等。与康城合编民刊《第三说》,与黄礼孩等主编《中间代诗全编》。中间代表诗人之一。2005年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这里选择她《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和《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5.
<情人>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文从兄妹关系,母女关系和两性关系三个方面出发,阐释了<情人>中人物的基本伦理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中体现的对传统伦理格局的反叛,追求以"爱"为中心的新型家庭伦理观念和崇尚人的生命本体欲望和两性平等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26.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相似文献   
27.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杜拉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形式方面看,国内对杜拉斯作品的研究集中在文学风格、作品结构、小说语言等方面;从内容方面看,阐发杜氏作品主题则主要是女性主义角度、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  相似文献   
28.
赵鼐 《八小时以外》2012,(11):92-93
杜拉斯对所有人来说,永远是一个谜。法国新小说派浪潮让她成名,可作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的她却讥讽这个流派;她将自己的小说称为半自传体小说,却又在激起人们探寻的兴趣之后斩钉截铁地说:"我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事。"这个自称从18岁起就苍老的女人,像巫婆一样用文字来制造各种面具,然后躲在面具之后,隐蔽着伤痕累累的身心和看似坚强却又脆弱的自尊。  相似文献   
29.
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小说叙事利用视角与声音的不一致性和二者之间的相互交错,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叙事空间。其叙事方式因其对文学的"规定性"一面的挑战而富有解构精神。生活于秩序中的人,借助其小说没有既成规定性的言语和体系,能在思想领域完成一次对现实世界的嘲讽和颠覆,使自我本质力量象征性地得到对象化的体现。独具个性的叙事方式使杜拉斯可被看作西方结构思潮的先声。  相似文献   
30.
形形色色的博物馆,就像一间间没有教室的学堂,投影下影影绰绰的画面,讲述风起云涌的过往。早在2010年CRI国际在线的访谈中,作家赵玫便吐露过她想写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的愿景,总在行走、总在变化的她,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去看看当地的博物馆,希望以这样独特而不失优雅的方式记述她所走过的路途,交付她对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深情和曾经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