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7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随文释义的注疏具备时代性和口语性的特点 ,因而也最能反映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左传》的单音词 ,晋杜预常常用复合词来注释。本文把《左传》的单音词与杜注相对应的复合词加以对照 ,以探索由上古单音词到中古复合词发展的轨迹 ,为汉语构词法发展史积累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32.
33.
《读杜心解》的诗歌鉴赏理论基础主要有二":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其中",以意逆志"表现为三点:以心会心,通观全篇,辩证运用注和解;"知人论世"表现为三点:关注时代背景,关注史事,注重对地志、天官、天文、名物的注释。浦氏将两种诗歌鉴赏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达到了最好的诗歌批评效果。以此观照杜诗,浦氏的《读杜心解》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相似文献   
34.
别离,是芸芸众生经常演出的重要人生节目,现代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交通不便、通信困难甚至常常是兵荒马乱的古代?唐人抒写离愁别恨的别离诗。名篇成百上千,就像一阕大合唱,从初唐一直唱到晚唐,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直唱到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相似文献   
35.
双音词在汉语词汇中占优势是个渐变和积累的过程。注疏作为一种接近口语的语言材料,比文学典籍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更能反映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中双音词具备了现代汉语五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在词汇发展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是一种与书面语不同的口语材料。通过对双音词中合成词的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偏正式合成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2.支配式动词出现了能带宾语的情况。3.口语体用词精炼简洁。  相似文献   
36.
种"梨"记     
一次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说:"把一粒种子种在泥土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我一听,高兴极了,心想:我爱吃梨,我要种一棵梨树.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个大花盆,悄悄地在土里种了一粒色梨籽.……  相似文献   
37.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整理本 ,但仍存在诸多错讹。本文结合古代地理材料 ,对《史记》中两处地名作了考辨 ,指出了点校本的标点错误 ,以期对《史记》的整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8.
<左传>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家杰作,晋杜预注的<左传>可谓功不可没,然杜注千虑一失也在所难免.本文运用训诂学、考据学的方法举二三例以证之.一“夷射姑旋焉“中的“旋“是“小便“吗?二“僖公十五年……秦穆姬属贾君焉……晋侯于贾君……“.贾君为谁?  相似文献   
39.
陈晓明 《现代语文》2007,(5):127-127,12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一首经典送别之作,其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脍炙人口。但是对于该诗的题目,是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是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历来众说纷纭。诸多权威的唐诗选本多作两解。各地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青少年课外读物,大都题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似文献   
40.
《左传杜注辨证》涉及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天文、礼制、训诂等诸多方面,地理为其中之一端。张氏对左传杜注地理方面的考据主要包括地名相关之辨、山川湖泽方位之辨及杜注古今版本地理记载差异之辨等。其地理考据主要运用了排比文献法,同时综合运用音韵训诂、事理推证、以经解经等方法。张氏的地理考据解决了一些古史地理问题,且本书还体现了张氏不惧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丰富了桐城的地域文化,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地理考据失误、缺少实地考察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