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7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与正史为主的多种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探讨岐阳公主家世、婚姻状况、死因及其丧葬礼;探究中晚唐时期岐阳公主的殊特形象意义;认为岐阳公主未嫁从父、既嫁从夫、严守妇道、相夫教子、遵从孝道、持家有方,其形象完全吻合传统儒家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42.
李白与杜甫,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伟大诗人,在其生活的时代,即以“李杜”并称于世,而后引发了“优劣”之争。“李杜优劣”论争,主要包括三种观点:李杜并尊、崇李抑杜、崇杜抑李。这些观点的形成,与评论者的个人性情之好尚、创作定位、所属诗歌派别,以及社会政治需要等因素密切相关。对待李白与杜甫的正确态度是:不可硬性区分“优劣”,而应正确体认李杜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其各自优长、深入品味其独具特色、学习掌握其表达技法,以求创作出形神赅备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3.
童灵敏 《班主任》2009,(2):34-34
看着办公室外梨花满枝头,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摘梨”一事。 那时,校园里的“观赏梨树”正孕育着一个个小梨子。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常常来到梨树旁,关注着小梨子的成长,盼望“梨宝宝”快快长大。眼看着梨子大了,老师们却担心了,担心孩子嘴馋,忍不住去摘梨吃。尽管老师经常将爱绿、护绿教育挂在嘴边。也告诉孩子观赏梨子不能吃,但我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相似文献   
44.
一天,小姨说她家梨树上有一群蜜蜂,让我妈妈想办法收走。妈妈叫爸爸去借蜂桶,她去请养蜂行家——叶老师帮忙。不一会儿,老师、爸爸都到了。老师叫爸爸生火炉,叫妈妈准备两片棕片、一抓茶叶、一盒图钉、两匙蜂蜜和一把芦苇掸子。  相似文献   
45.
李邺嗣在清初宁波遗民诗人中占有突出地位。其诗多乐府,感怀家国,呜咽悲戚,能刊落凡庸.其论诗,认为诗歌应独具面貌。主张诗出性情,并通过增进学问以增强诗人驾驭性情的才气,进而使诗歌达到反映现实、意存讽刺的教化功用。李邺嗣的诗论及创作对清初宁波诗风兴盛具有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唐代有两个杜羔,其一出自洹水杜氏,曾任万年令、户部郎中、谏议大夫、振武节度使、工部尚书等职,因其于安史乱后寻找父母的传奇经历而闻名,还有一个能做诗的妻子,或日姓赵,或日姓刘;另一出自京兆杜氏,为杜佑之孙,杜牧之从兄弟,曾官延陵令。现存有关文献多处有误,今人也有将洹水杜羔和京兆杜羔混为一谈的,本文拟加以辨正,并对二人的行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7.
毛云尔 《初中生》2009,(6):8-10
我老家后面有一片不大的树林,除了几株矮小的棕榈和一棵梨树之外,其他的都是我说不出名字的杂树。春夏是树木最旺盛的季节,也是鸟儿最喧闹的时候。鸟儿们在树林里飞上飞下,其中大多是灰扑扑的土豆一样的小鸟,颜色并不显眼。它们叫着,吵着,好像我们人类一样在为某件不足挂齿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48.
黄宝成 《阅读》2013,(11):18-19
南宋时期,在河南河内(今沁阳县)有个农家子弟,名叫许衡。他不但勤奋好学,而且十分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一天,北方的金兵打过来了,人们纷纷逃离自己的家园。许衡跟着逃难的人们向孟县方向逃去。一路上,烈日当头,逃难的人们干渴难熬,怨声载道。正当大家唇焦口燥的时候,有人在路边的村子里发现了一排结满果子的梨树,  相似文献   
49.
明末清初诗论家陆嘉淑在杜诗学领域卓有建树。他曾发表过不少论杜意见,多数收录在刘濬《杜诗集评》一书。陆嘉淑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杜诗的句法方面。他以“奇”“险”评杜诗炼句,注重揭示杜诗的“承前”与“启后”。这些言论短小精悍、立场鲜明、通俗实用,不乏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50.
一遇到马天笑先生对马小跳笑得不是那么自然,还带着讨好的意思,而马小跳的宝贝儿妈妈又做出格外温柔的样子,不停地问他吃不吃这样,吃不吃那样,马小跳就知道,他们肯定有不好讲的话要对他讲,而这些话,马小跳听了可能会跳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