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47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108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方感理论强调地方固有的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能为避免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无地方性”提供学理参考。遵循该理论,文章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构建了恋地与在地之间的转化互动框架,即通过红色文旅体验活动,人们的物质性、体验性与象征性需求得以满足,进而形成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并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面反哺红色档案资源在地化开发。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地方红色资源矩阵、赓续地方红色文化血脉、强化地方相关政策供给、实现地方行动主体协同等红色档案资源在地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2.
王童导演的绝大多数影片中都会涉及到与"性"、"戏"、"死"有关的场面,"性"、"戏"、"死"成为了王童电影中的重要情结。这些情结表达了特定的内涵,有其精神分析学的根源。  相似文献   
63.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由此形成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就是  相似文献   
64.
一个士兵骑马飞奔,给拿破仑将军送信。由于马奔驰的速度太快太猛,快到目的时马失前蹄,就地气绝身亡。拿破仑读过信后,立刻写回信交给那个士兵,吩咐他骑自己的马火速传递。  相似文献   
65.
唐代农民的军功思想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但同时又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唐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农民当兵固然也有军功情结,但更具有明显的履行义务的色彩,而后期则功利性尤为突显。同时,农民对从军当兵的认识具有二重性,一是期望通过从军博取功名,另一方面又畏惧当兵,困于兵役。  相似文献   
66.
在我国职业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每一次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要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话题来谈论。笔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农村情结"。我国职业教育"农村情结"的形成有其深远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一方面,存在着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关系的悖谬、职业教育发展内部关系的悖谬,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发展也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67.
萧红的乡土小说十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本真感悟。她凭着对家园故土、东北黑土地文化及家乡“子民们”生存困境的本真描绘和在创造中自由自在的艺术追求,在众多乡土作家中独树一帜。可以说,故土情结玉成了萧红小说的成就,而她的成就又构建于她写家乡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挣扎。她自觉秉承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但与鲁迅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8.
《红色康乃馨》是一部反腐题材的小说,它塑造了几位生动而丰富的律师形象。这些律师崇尚义(包括社会正义和朋友之义)且武艺高强(即聪明,运用法律娴熟),犹如古代社会里的侠客,体现了中国滋生于远古神话的侠客情结。侠客情结寄托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呼唤,反映了人们对惩治邪忍的要求和快感。  相似文献   
69.
试论《呐喊》、《彷徨》的文化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呐喊》、《彷徨》在文学史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文本,代表着新文化的“反传统”特征,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这两本小说集的实际。《呐喊》、《彷徨》既表现了新文化的价值立场,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错综纠缠,体现了鲁迅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构成了《呐喊》、《彷徨》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思想意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0.
熊峰 《九江师专学报》1995,14(1):57-60,67
作家肖红一再咏叹的思想与情感的主轴是“忆旧情结”,肖红的忆旧有三个精神支点;即忆旧情结中的家园意识,历史意识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