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这一世纪之问,切中了中国教育要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切实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事实上,伴随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多年来的深情关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我国高校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近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步完成了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世界奇迹。进入新世纪以来,追求质量的步伐更趋坚实,内涵式发展始终执着前行。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72.
一、“钱学森之问”的由来 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实际来自钱老逝世之后,安徽11位高校教师写给袁贵仁部长和全国教育界同仁的信,信中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相似文献   
73.
资料表明,我国跻身世界一流的艺体类人才的比例在迅速扩大。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我国艺体类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其最大特点是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当借鉴艺体类杰出人才培养模式去造就杰出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4.
辛雳 《教育》2012,(9):3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温总理在2005年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发出的问题,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虽然直指的是高校,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提了60多年,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实施素质教育何其  相似文献   
75.
据德国学者弗尔辛教授在《爱因斯坦传》中披露,爱因斯坦回忆他的学生时代"几乎是充满创伤的".有一次,他的父亲问中学的训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主任直截了当地回答:"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来是一事无成的."后来,这位训导主任干脆向爱因斯坦宣布,由于败坏班风、不守校纪,他被勒令退学了. 经过补习,爱因斯坦最终被苏黎世工学院录取.但由于迷恋麦克斯韦、赫兹等物理学家的最新成果,他只顾埋头自学,很少去听教授上课,即使去听也常常在课堂上批驳老师.因为离经叛道、不守规矩,即使当时最富盛名的韦伯教授也未能发现他的才华,致使毕业后他连份稳定的工作都很难找到,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专利局里谋到了一个小职员的位置.但就是这么一位处处碰壁、穷困潦倒的人,五年之后居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惊人的创造力,完成了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论文,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7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惊世之问,号称"钱学森之问"。因为钱学森的重大影响,"钱学森之问"成为世纪之问,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后来,钱老又痛心疾首地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相似文献   
77.
钱学森临终前老泪纵横:"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了破解"钱学森之问",我国倡导教育家办学。校长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然而在造就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疑惑和困境。一、案例W校长聆听了"教育家办学"的讲座后,决心把自己打造成教育家。开学前,他吩咐教导处安排他担任初一(1)班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8.
《成才之路》2012,(17):2
杨启亮语录基础有多深,将来的前途就有多大。基础教育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提供人生发展的基石,是面向全体学生,打基础不分高低。职业道德发展的三重境界:第一层,遵守规范;第二层,拷问良心;第三层,体验幸福。老农民种庄稼时,要照顾长势不好的庄稼,果农要把大的果子摘掉以保证其他果子的正常生长。而当今的基础教育却不重视普及,用分数衡量好、中、差。  相似文献   
79.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1):10-I000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思维是一门科学。钱老说:"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认识、领会和研究思维科学,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本刊从2012年第1期起,将连载刘奎林教授的《思维科学36讲》。意在启迪创新者更新思维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吸收新的思维方法与艺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让我们中国再一次走到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80.
马玲娥 《成才之路》2012,(2):10-I000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思维是一门科学。钱老说:"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认识、领会和研究思维科学,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