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问题出现,舆论监督类广播热线节目应运而生.它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的优势,帮助城市市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推动了社会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潜在隐忧.本文试图对城市背景下的舆论监督类广播热线节目的特点及潜在隐忧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业界和学界对这类节目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2.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细腻而冷峻的笔法再现了当代犹太女性生存的艰辛与坚韧.并用女性视角和儿童口吻的叙述,将以色列女性遭到不公对待的处境做了有力地控诉,深入挖掘了当代犹太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奥兹的小说作品,借助女性话语建构了想象中的女性心理和女性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男性视域下的女性群像图.  相似文献   
23.
24.
老子理想人格理论以“道法自然”为其理论基础,以“圣人无为”为其建构理想人格模式的方法和原则,并依此来使圣人处理世事,修养性情.进而使圣人在行为上彰显其自然无为的心态与作为,在主体内在精神上保持其纯真的自然状态.使内外相得益彰,双向并进,从而达到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5.
查尔斯·狄更斯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以19世纪维多利亚社会广阔的生活为背景,以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及阶级的审美要求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完美女性形象。与英国传统文学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强调外表美丽以及品质高贵等大不相同的是,狄更斯心目中的这些完美的"天使"主要以质朴、柔弱以及顺从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6.
市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阶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性格,中国的市民阶层在长期的封建统治及其思想的毒化下,积淀了浓重的民族劣根性。对保守、落后的市民世界的揭露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内容。鲁迅、叶圣陶等人的作品都曾涉足其间。而老舍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市民的柔弱性格入手,对市民阶层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剖析。本文论述了老舍选取市民柔弱性为改造国民性之落脚点的历史背景及与他个人的独特经历的联系,对他在小说中塑造的众多的具有柔弱性格的市民形象作了归类分析,从而肯定了老舍作为市民诗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7.
林语堂小说贯穿了对道家文化观念的阐释,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顺应自然”、“抱朴守真”、“崇俭抑奢”、“柔弱不争”等。然而,他又不是把小说作为道家文化观念的简单载体,而是用儒道互补、中西结合的方法使这些文化观念现代化了。  相似文献   
28.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的运动、发展都要遵循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但最终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基始状态,即"反者道之动"。他强调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从事物的否定面去理解肯定面,通过反去理解正。老子要求人们知刚守柔,试图用这种方法去战胜强大的对手,从而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管理者在管理和用人方面可借鉴老子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29.
媒介技术的发展、多元个性的张扬、功利欲望的激发,使得这是一个最易沟通的时代,也是一个最难沟通的时代。交流的无奈正困扰着现代人,老子对人际沟通的逆向思维或许能为世人找到人际和谐的出路。对于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定位,老子主张"柔弱处下",以此减少人际冲突;针对人际交往动机的异化,老子提出"见素抱朴",意图净化被功名利禄所玷污的心灵;基于人们对人际关系的过高期望,老子强调只有抛却过多欲望和期望,才能"知足不辱"。  相似文献   
30.
老庄的柔弱不争思想主张谦下守柔的处世之道,体现出“为而不争”、“不争而善胜”的竞争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发展和辨证的眼光来看待人己利害关系的处世智慧资源,对于当代大学生营造人际关系和谐,正确处理竞争中的人我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