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入界宜缓     
方天丰 《围棋天地》2003,(13):38-38
  相似文献   
42.
宋晓芳 《文教资料》2014,(30):16-18
老子的学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道德经》是一颗火种,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和人生哲学,其中的柔弱观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艺术创造。因着老子的柔弱观,我国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别样的美学境界,一系列关于柔弱的美学主题被相继创造产生,甚至上升为一种美学风格,极大程度地扩展着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美学疆域。  相似文献   
43.
略论老子的“弱用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提出“弱用之术”。他遵循“反道之动”的规律,采弱“弱道之用”的原则,提出“柔弱胜刚强”的观点,使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和集体都可以以“弱”为手段达到“强”的目的。这种“进道若退”的方法虽有一定消极影响,但对现今社会人们生存处世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